2019年2月18日至2月22日,清华大学来自不同院系的10名同学自发组建的“無渝伦比——清华大学重庆抗战记忆调研支队”奔赴山城,调查了重庆抗战和重庆大轰炸的历史。
怀揣历史,昂扬启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上的事件并不只是凝固在一个个时间点的记号,其影响也会以各种形式延续到当代,对正在发生中的现实产生作用。这种影响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城市商业区、平民聚居区实施了六年零十个月的狂轰滥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其影响之大、危害之烈,并不亚于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等世人皆知的抗战惨案。然而,也正是在灾难面前,重庆军民以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持下来,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重庆大轰炸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两者在时间上并不重合。但历史从来不是割裂的,抗日背景下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不畏强权、追求自由民主的信念成为了现代国家建立的重要意识形态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也对当代的历史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当今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越来越成为经典而不可或缺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支队成员来到重庆,走进“重庆大轰炸”那段历史岁月,拾取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抗战记忆。
实地调研,重温记忆
2月19日上午,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红岩村。其中,我们重点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饶国模故居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期间为维护国共合作,实现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午,我们参观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温了重庆的抗战记忆。在那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重庆大学人文史学主任钱锋教授,钱教授的一席话,让我们对重庆抗战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月20日一早,我们来到了位于重庆人民大礼堂对面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这里,《抗战岁月》图画展、《重庆大轰炸》巨幕电影以及《重庆大隧道惨案》复原场景等形式多样的展览,共同带我们追溯了那段抗战和统战的记忆。
下午,我们先后来到了周公馆、桂园和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其中,周公馆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及其夫人的住处。桂园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寓所。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将此处备作毛泽东在重庆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民主党派陈列馆是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民主同盟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中共中央南方局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和实践的历史见证。
2月21日早上九点,支队一行人来到建川博物馆。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支队重点参观了抗战主题分馆。馆内存有大量与大轰炸有关的文件、报刊以及实物,让同学们更真切地触摸到了大轰炸下重庆遭受的苦难,感受到了重庆市民“在废墟上创造新中国”的抗战精神。
从博物馆回到较场口,时间已是傍晚,支队成员在此参观了“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了解了这次骇人听闻的防空洞惨案。
2月22日上午,支队来到了西南大学,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潜心研究重庆大轰炸十余年的潘洵教授。潘教授与支队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回答了同学们所关心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一些重要问题,深化了大家对重庆大轰炸的认识。
历史不应被忘记。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不仅仅是奋战在前线的战士,在大后方冒着敌军的狂轰滥炸坚强生活,并积极向前线提供作战军队和物资补给的政府官员、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平民百姓,都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后,支队成员将通过纪录片等形式展现支队的实践成果,也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虽然实践结束了,但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探索还远没有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01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