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穿梭千年的“死与生”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作者:卿文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首《过零丁洋》传达出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愿为国舍生取义的情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像文天祥这样的爱国人士不在少数。而历史上也有像赵高、董卓一般祸乱朝政,唯恐天下不乱之人。最后只能落得凄惨而死,遗臭万年的下场。无论是贪生怕死还是舍生取义都是不同的人对待生与死不同的看法。人们把这种看法称之为“生死观”。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千年一瞬 死生相变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思想家,在生与死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孟子曰:“舍生取义”为正义而不怕牺牲。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便是死也要死的有所价值,就像汉朝苏武,在他被匈奴单于扣留之后,单于曾派遣汉朝降臣卫律设法使苏武投降。但苏武宁死不屈,当场拔刀自刺。即使被扣匈奴十九年也没有向敌人屈服。孔子谓:“杀身成仁”,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孔子将“天”视为创造万物的本源,天是世界秩序的终极来源、道德价值的最高依据。在《读史品生活》中也提到孔子将“天人合一”作为人的终极目的,故孔子有“死守善道”和“志于道”而“依于人”的说法。即人的追求就是完成“天”赋予的使命。实行“仁”道,以“仁”为核心,构建生死价值的道德超越路径,关注生死价值与意义,将生命与死亡赋予使命与责任。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努力获得在现实的超越,以此实现“天人合一”,强调个体的义务与责任。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此做到舍生取义,以达到“仁”人的地步。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也有通过消极态度面对死亡的例子,在古代有一个传说,在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别叫蓬莱、方丈、瀛洲、上面住着诸多仙人,山上有着不死之药。于是这些仙人都是长生不死的。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嬴政就曾派遣过徐福带着几百童男童女到蓬莱岛,求仙人赐予不死之药。汉武帝也曾招募众多的方士讲求长生不老之术。面对生命是重视,人人都渴望长生不老。面对死亡更多是恐惧和害怕。由炼丹衍生出来的炼丹之道也逐渐盛行。丰富的炼丹经验也为后来火药的发明与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时代环境由封建到逐渐开放。人们对生与死的观念随之发生了改变。古代人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很少拿自己的性命冒险。而今,以生命为代价的极限运动正受到大家的青睐,在人群中悄然兴起,。甚至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17年12月10日。被冠以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坠楼死亡消息一经曝光,迅速引起了人们对极限生命的又一次探讨。来自USPA(美国跳伞协会)的统计,2000年-2015年间,美国(每一百万次跳伞)的死亡事故次数在5.3次到13.5次之间,其中,2015年,美国跳伞总次数350万次,死亡事故21次,每跳10万次,就有0.6次死亡事故。拿自己的性命追求刺激,不让生命归咎于平凡, 似乎是当代年轻人对待生死的真实写照。据2014年《南京龙虎报——东方卫视》的记者报道:从南京市公证处1990年至2014年全部遗嘱公证数据中抽样800件其中六十岁以下的遗嘱订立六十三个,2000年以前样本中低于六十岁的遗嘱人不足十个。从2001年起开始较多地出现五十一到六十岁甚至年龄更小的遗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嘱人的年龄越来越小,公证处接待科的顾平平科长告诉记者:目前市公证处每天有两个公证员负责咨询和办理遗嘱公证的公证业务,每个月来我们这里进行遗嘱咨询的人数超过一百五十人最后完成的近七十件,这其中就有四十岁以下的遗嘱人。各类极限运动的盛行,遗嘱的年轻化,都在体现着人们生死观念的变化。将生命看做是个体的权利而不是单为他人工作的工具。对生与死有了更多自主的选择权利。生死观念的变化也能通过墓地的选择反映出来:古人重生死,旧时有地位的人很重视墓地的选择:认为风水好的墓地能使后人家业兴旺。在生前便找风水先生找好墓地的地址,建坟修墓,死后家人也会根据家庭状况准备相应的陪葬品。而现在人们在墓地的选择与埋葬方式与古人想比则显得不那么繁琐与封建。现代人更提倡火葬,将自己的骨灰安置在公募或者回归自然当中。公墓又一般都利用荒山瘠地修建,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回归自然也是一种环保的方式。并且公募一般经过规划建设,植树种绿,也是景色秀美,鸟语花香,成为故人安息的好去处。

一死生 齐彭殇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各类极限运动和独立思想的传播也逐渐影响着新一代的成长。长生不老也变成了仅存在于古老历史中的传说与美好向往。而大多数人的生死观念可以用庄周《齐物论》中“一死生,齐彭殇”一句来解释。即生死,寿命的时间长短都是一样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统计年报》公布的1989年中国(大陆)的自杀率为17.07人/10万人,自杀死亡人数为19~21 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据WHO统计,中国1979~1989年自杀率呈上升之势。中国青少年自杀率较高,其中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 26.64%; 25~34岁青少年占18.94%(1987~1989年)。引人注目的是,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者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中国青年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为世界之冠。自杀早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在面对来自四方压力时消极的生死观念。根据《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研究表明: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从自杀率的地区差异、时间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以及一些特殊高危人群(如抑郁症患者)和自杀生物学 标志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可推测、自杀行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中国的自杀诱因以家庭、婚恋纠纷、人际关系不和以及精神障碍、躯体疾患为主。在性别方面,中国女性自杀诱因以家庭、婚姻纠纷为主,且所占比例超过 50%,甚至高达 80%。而男性,婚 姻、家庭纠纷虽然是主要诱因,但所占比例较女性少,而疾病因素以及畏罪较女性多见。某精神卫生中心将同一时期收治的自杀未遂与死亡者比较分析显示,自杀未遂者前3位自杀诱因为家庭纠纷、精神症状和婚恋挫折,而死亡者的前3位自杀诱因为精神症状、家庭纠纷、躯体疾患和老年无助。在农村,家庭、婚恋纠纷是引起自杀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女性自杀者。而在城市,人际关系矛盾亦显得较为重要。湖南省部分地区(1990 ~ 1998)对老年人自杀诱因进行比较发现,家庭纠纷、久病厌世是老年人自杀的主要诱因,在农村,占所有老年自杀者的96.3%,城市占83.0%。在城市精神障碍亦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诱因,所占比例为 16.9%。加上西方文化新的冲击,社会进步带来的生存压力,年轻人的寻求刺激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抱以消极的态度。

蓦然回首 终为浮云

虽然人们对待生死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但仍有不少人注重“尊严死”。古时候有伯夷、叔齐为国不食周粟,以野菜充饥,直至饿死于首阳山的尊严死。屈原难受亡国之苦,自投汨罗江。大义凛然,为尊严而死。人们认为这样的死是高尚而尊严的。不过也有像庄子那样,在自己妻子死后是敲锣打鼓而不是痛哭流涕的生死态度。尊严死的观念也涉及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一系列问题。古时人们更追求以药物或以祈求神、祈求上天保佑的方式来延长生命。为延长寿命而不择手段,甚至还有“人血馒头”的例子。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针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按这份报告,英国人的“死亡质量指数”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大多数中国的老年人,他们也未必如同子女所期望的那样不遗余力地延长生命。北京协和老年医学团队在2016年对朝阳区的1000多位老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老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作决定;只有8.9%的老人愿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接受创伤性抢救。像美国的医生,在被问到如果他们一旦遭遇绝症会怎样选择时,普遍的选择不是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手术,而是选择最少的治疗。在他们看来,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生命质量比多延长一段痛苦的生命重要得多。不久前,79岁的台湾作家琼瑶与家人就面临着类似的困扰。琼瑶丈夫平鑫涛生病,住院治疗400多天,不仅高龄(90岁),而且罹患了严重的老年失智症(即老年痴呆症)。他病情恶化,需要插鼻胃管才能继续维持生命。琼瑶倾向于不插鼻胃管,让平鑫涛能减少痛苦自然地死去。平鑫涛在生前曾经立下遗嘱,声明:“当我病危时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无论是气切、电击、插管、鼻胃管、导尿管……通通不要,让我走得清清爽爽。” 在生命的最后甚至有人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句号。(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的死去。)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对待死后的自己不同的态度也是生死观念转变的一个表现。也体现了现世人们对死亡豁然的态度,即是一种对现实的解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40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山长黛,绿水长流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

为保护涪江生态环境,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热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建一个绿色家园,,并引导更多志愿者投身生态环保事业,2024年5月8日12:3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去除硝烟,清新校园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四月“禁烟控烟”专

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保证八教师生的身心健康,树立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2024年4月,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禁烟控烟”专项服务支队以招募班团的形式在第……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争当河小青,护河我先行 ——记“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期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涪江生态健康。2024年4月15日13: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长江……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健康身心,快乐常伴 ——记“暖夕阳”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十一期活

为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认知。2024年4月14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汇泽养老院开展了以“健康身心,快乐常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指尖魔法,折纸悦动生命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折纸的魅力,体会蕴含在折纸文化中的中国智慧,传承优秀文化。2024年4月13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怀着奉献、友爱……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赋能志愿者,携手向前行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花果培训第十二

为推进干事们对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个部门工作内容的具体了解,了解新学期的志愿服务,落实本学期的工作任务。2024年3月27日12: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 杨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最新发布

我校开展遴选优秀学生赴新加坡、香港访学
我校开展遴选优秀学生赴新加坡、香港访学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国际胜任力,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我校于5月9日开展工作拟选派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于2019年暑假赴新加坡、香港学习交…
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概论课社会实践过去十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这样的进程当中,人们周围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时的清清河流已…
“厌女症”的背后,受伤的还是女生
在高中那个被书山包围的日子,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恋爱,没有爱好,生活过得如水一般平淡。可是在高三那一年我遇见了一个男生,一个很神奇的男生,我暂且称之为小方。尽管我和小方已经做了…
放下手机,别让手机成为你的“黑洞”
手机越来越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经常把手机放在身边,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如果你…
“青春有我,西部同行” ——湘潭大学西部计划宣讲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刘璇刘禧)5月6日,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巡回宣讲团湘潭大学宣讲会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西藏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副主任梁温馨、湘潭大学团委副书记吴彬彬、西藏西部计划…
媒体牢笼下的未成年人形象
近日,关于“少年弑母案”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事情从被媒体曝出开始就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媒体报道中,大多数媒体都以“12岁男孩持刀弑母”、“12岁男孩残忍弑母”,或是“我杀的是我妈又没杀别人,学…
《昨日青空》——最初的梦想与你有关
青春的大雨劈头盖脸淋下,有人孤独迷惘,有人渴望飞翔,谁能安然无恙躲过这场雨?后来,我淋过很多场雨,吻过很多朵花,遇到过很多次爱,仰望过很多地方的天空,却永远记得最初的那次心动。——口袋巧克力《…
岭师物理学院四强争霸赛
5月8日晚7:30时刻,四强拉锯赛在新区篮球场六号场正式打响,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比赛场上的剧烈状况吧!第一场19:30——20:40女子:17地理2班VS17物本3班比赛伊始,双方球员即刻进入状态,双方你来我往,这时球飞出…
17人力班举行班会活动
(通讯员龚玉洁宋晓蔓程一诺)5月8日下午,17级人力资源管理班在中和楼211教室举行了以“安全、卫生、学习”三大主题为核心的班会。此次班会由班长刘思惠主持。刘思惠首先讲述了近期发生的几起大学生安全事故…
主席像下忆峥嵘,美好时代新征程
二零一九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一百年前的大学生,把救祖国于危难之中的责任扛在了肩上,一百年后的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更要铭记这一段峥嵘岁月,传承先辈的精神,建环1801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