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闻爆出,在北京中关村三小北校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毕业论文答辩。此次论文答辩的主角,不再是人们熟知的大学生,而是该校各个校区的六年级学生。他们不仅需要像大学生一样写论文,还要参加现场答辩。不少人认为学校这一行为有拔苗助长的嫌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但实际上,小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了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小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思考的内容融合。学生们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他们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话题,并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教育方式更加灵活,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提高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国老师上课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孩子,不太重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分数至上的中国,各种补习机构应运而生。家长们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直接将孩子送进去补习班,进行所谓的“高分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急于求成,只告诉孩子们应该要怎么做,却没有教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实践,让孩子轻易就被他人言论影响。
即使一个人的学历再高,没有思辨能力,他也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现代版的“伤仲永”魏永康,他一路开挂的学习经历,让人羡慕,但最终却因为缺少自理能力,被中国科学院开除。不少人纷纷指责其母亲包办一切的行为,但这其实是目前中国教育的常态。比起从小教育孩子独立思考问题,中国家长更喜欢自己代劳,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却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我思考能力,成为一个真正无知的人。
与国内的应试教育不同,国外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他们将论文答辩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据报道,美国小学生的“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的论文,他们所有的步骤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完成,并没有家长和老师过多的帮助。显然,美国小学的论文要求比北京中关村三小更加严苛,但美国孩子们却在这个探究的过程,提高了自主学习、个人的查找资料以及同学合作沟通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育模式也值得我国去借鉴学习。
中关村三小已经意识到思辨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早在2015年,他们就推出了毕业论文答辩这一措施。四年过去,这一制度不断完善,答辩的流程越来越详细。学生们也在不断地成长,他们研究的问题更加实际,贴近生活。见证了四届毕业答辩的迟利敏老师认为:“经过四年历练,孩子们的论文已经从过去追求‘大’,到如今聚焦到具体问题的过程,实现了群体性的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在毕业论文答辩后得到了提升。
实际上,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并不是形式主义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有思辨能力的人才,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培养,而如何培养则需要教育者们慎重思考了。毕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6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