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阴雨绵绵,这是人文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队来到福州市罗源县中房镇开展实践教学与调研活动的第三天,志愿者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各项课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传统诗词,一字千秋
唐宋诗词课上,负责本课教学的实践队员特地穿上了承载着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的汉民族服饰,来为学生们讲解唐诗宋词课,极好地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一身红色汉服与王维的《相思》互相辉映,感人的视频,深情的演绎,“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古典诗词中的脉脉深情自然显露。词作里有佳篇,诗行里有春秋。唐宋诗词的魅力把大家深深吸引,拉近了学生和传统古诗词之间的距离,更锻炼了孩子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思维视野以及敏锐度,更好地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
二、千年闽都,文脉不熄
“榕树风采,闽江活力,茉莉气韵,左海胸怀”——人们常用这四句话来概括闽都文化,即福州文化的特色。作为拥有两千多年优秀历史的福州,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厚重。其中,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是其传统民俗文化的一支主流。社会实践队员找准传统文化的情感支点,通过对福州特色饮食,如拗九粥、鼎边糊、肉燕、光饼等传统美食蕴含的文化故事以及背景的介绍,与这群土生土长于福州的孩子们共同去寻找他们已知以及那些还未知的闽都文化,去回望与贴近闽都记忆,从而更好地传达传承千年闽都的精神文化。
三、论语呢喃,经典流传
论语课堂上,小朋友们在实践队员马梓怡的引领下,学习了《论语》的语录及精神并且了解了许多生动有趣、寓意深远的传统故事,沐浴于先贤的教诲之中,并于其中切实感悟到了古圣人的智慧。
《论语》讲解队员将深邃的文化内涵化作易于理解的行为准则,通过幽默风趣的故事和精巧的活动表现出来,以小朋友们所喜爱的黑猫警长形象生动地给小朋友们讲述了“孟母三迁”、“许衡不食无主梨”等历史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不仅饱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又充盈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一句句的教诲,一篇篇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真正的成长:懂得为人,懂得守礼,更懂得感恩。
四、点点星火,散落满天
本次支教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寓教于乐,充分利用视频动画、课堂游戏以及生动的讲解将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唐宋诗词课、论语课、名著导读课等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孩子生活喜好,激发学习热情,更有武术课、太极课等与蕴含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艺课程,提高孩子课程多样性与丰富性。这些课程如点点星火,以一种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课程中,在日常的实践学习中切实做到弘扬国学,国风燎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3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