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7月2日下午14:00,“寻迹七十筚路,启看婺州风云”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全员出发来到了拥有1700年历史的金华城市之根——古子城,以感受这一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八咏公园,巍峨的沈约像在婺江畔的江风中诉说着千年古韵。在公园对侧,是被李清照誉为“千古风流”的八咏楼,古典园林布局与八咏楼,在千年岁月的雕琢中融为一体。金华八咏楼建于公元494年,原名玄畅楼,以东阳郡太守沈约赋诗八篇咏之而易名“八咏楼”,千百年来屹立不倒,被誉为是“两浙第一楼”。走上八咏楼,我们感受了李清照、沈约、吕祖谦、赵孟頫等文人居士的流风遗韵,碑刻流芳,探寻八咏楼见证的古今变迁。在江风呢喃中,李清照的那一句“千古风流八咏楼”和那首“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情怀风韵,仿佛历历在目。实践小分队成员在古韵古香的诗文碑刻中,在八咏楼的雕梁画栋中感受着金华的笔墨丹青,流光岁月。
漫步在古子城中,踩着青石板路,实践小分队踏入了保宁门。保宁门是古金华城的南门,寓意“永保安宁”,是古金华城的重要门户。穿过保宁门,恢宏的太平天国侍王府映入眼帘。作为我国现存太平天国遗址中规模最大,占地六万多平方米,侍王府收藏了大量艺术臻品,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王府内高挂“明镜高悬”,刀枪剑戟、石雕团龙、壁画记录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两棵千年古柏斜而不倒,直冲云天,被誉为王府内的“活文物”。
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集合出时间的精粹。实践小分队来到了金华市博物馆,对婺州古城的千年文化,进行归纳与总结。博物馆以一句现代诗文豪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主线,通过五个展厅叙述着“八婺古韵”、“神奇大地”、“乡土民风”、“百工之乡”、“诗书传家”,从多学科视角解读金华历史风貌。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筑堰治水、儒道佛三教、宗教文化、婺州窑、酒香、酥饼、火腿、八婺兴盛变迁、霞客古道、婺剧文化……跨越千年历史文明,传颂婺州风云变迁。在金华市博物馆中,小分队在流光中穿越千年,感悟着千年婺州的历史沧桑。
婺州古城内的历史遗迹,历经了千年时光流转和岁月沉淀,与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实践队的成员们跨越历史与古人对话,以古通今。在后续活动中,实践团队将感受金华壮丽七十年发展与机遇的碰撞,发扬金华发展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讲好金华故事。
通讯员 浙江工商大学 李静怡(1875813202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4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