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追清景,盛世拾初心
日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豫西红色文化调研队来到赵保参观这一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进行红色文化调研。宜阳县赵保镇因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被誉为“红赵保”
首先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是掩映在松柏间庄严而肃穆的烈士陵园 。在陵园门口,矗立着四块烈士纪念碑。步入大门右转,是赵保镇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墙上挂着的是各种革命遗址和遗迹的照片。队员们对着团旗,重温了入团誓词。
透过甬道望去,一座纪念碑巍然屹立在陵园中间,碑体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显得十分庄严、肃穆。纪念碑的周围,掩映在松柏之间的是一百零一位革命烈士长眠的墓地,其中七十二位系无名烈士。一块块墓碑,没有多么高大雄伟,却有着赵保人民自己的特点。调研队在烈士墓前沉痛地默哀鞠躬,深深地缅怀着哀思。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参观了烈士陵园,队员们读懂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懂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言壮语,更深切的体会到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刻内涵。
参观了烈士陵园后,他们又去了张剑石故居、大众图书馆和屏阳中学
张剑石为伊洛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很大贡献。其故居也在赵保革命老区革命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春,王震、王首道、树声、戴季英先后率部在此驻扎,原为土水结构瓦房,现已重建。
为宣传抗日,张剑石还在赵保创办了屏阳中学和大众图书馆,地下党员秘密从洛阳的八路军办事处运来进步书籍,供群众翻阅,传播革命火种,使赵保成为豫西抗日救亡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镇政府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彭真同志介绍,大众图书馆为张剑石于1939年创办。馆藏马克思列宁著作、毛泽东著作千余册。大众图书馆表面上是学校图书馆,实际上是地下党员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革命理论的秘密阵地。图书馆内尽管桌椅斑驳,书柜陈旧,书籍发黄,但却丝毫不影响它所呈现在调研队员面前的历史——无数的仁人志士在这所图书馆内传播革命思想、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为抵抗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屏阳中学创建于1939年,是共产党人赵文甫、邵文杰、张剑石等合力创办的一所红色革命学校。屏阳中学的青年抗日训练班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而如今,由于历史的发展,屏阳中学旧址虽已不复存在,但屏阳中学的精神却得以延续,不断地激励着后辈饮水思源,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最后,他们一行人参观了中共伊洛抗日革命根据地马河会议遗址。
1944年日寇进犯豫西,张剑石奉命返乡筹建抗日根据地,指导工委继续恢复党组织,建立武装;宣传抗日政策。9月,豫西抗日先遗支队途经赵保。张剑石闻讯主动联络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等首长,决定创建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并援助一连兵力。支队副司令方升普、团长张介民与张剑石等会商于马河村中共党员何景宽家的窑洞,宣布成立中共伊洛区工委、八路军伊洛办事处、八路军伊洛独立团。之后,根据地移师东赵保,挥戈伊洛间,发展壮大为伊洛特委、军区、专署,有军政人员2000余众,相继创建洛南、伊西、嵩北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军民同心,为抗日反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遗址内有四个展馆,墙上陈列着许多革命前辈的照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会议的情形,让他们一行人感同身受,不禁开始想象当时会议的场景。
如今,革命岁月的斗争仍然影响着张剑石家族的家风和传统,影响着赵保人民。今年正值祖国70周年华诞,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青年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革命先辈之精神、红色圣地之文化传于我辈、承于万千国人!以革命前辈大无畏的精神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造盛世之中华!
文/王二伟 王新玲
摄影/王二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8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