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乡村福利状况调研实践团”
赴天津开展基层村镇福利状况调研活动
为了解基层村镇居民的福利相关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基层居民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参与基层村镇事务的能力,7月10日,我校文法学院乡村福利状况调研实践团奔赴1000公里外的天津小稍直口村开展调研活动。由于考虑到受访者的需求,小组成员采用线上采访和线下采访同步进行的模式。
“特别”居民,特别关心
在小稍直口村村委会的协助下,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居民的方式对基层村镇的福利状况进行调研。7月10日上午,实践团对一位身有残疾的村民杨女士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杨女士的残障评级为二级,目前享有的福利制度有每月200元护理费,每季度有免费做卫生的人员上门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危房改造、小额贷款的福利。
据杨女士说,国家的政策近年来加大了力度,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家的关注与扶持力度加大,她很高兴。但除此之外,她还表示基层乡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制度与天津的消费水平不太符合,杨女士希望可以调高一些补贴数额,与天津消费水平相适应;还有很多不能真正落实的政策,希望有更多接地气、真正有用的残疾福利政策落实到杨女士这样的人身上。
城乡医疗,差距明显
当天下午,实践团还采访了村民李先生。李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小稍直口村人,他认为乡村福利制度让大家都富裕起来了,卖地分房分钱这一系列事情的落实都要归功于习总书记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此外,村民们每年有固定工资,卖地钱也分了一部分给每个人,数目很可观,以前从不想的钱终于拿到了手上,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使劳动一辈子、辛苦一辈子的人们得到了保证。
针对不足他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农村户口的他觉得乡村医疗保障还是和城市医疗保障有差距,报销比例相差很多,而且和城市相比非常不方便。李先生希望将来可以出台更加完善的乡村医疗保障制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次远赴天津的调研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基层乡镇的福利制度,切实地发现了现行乡村福利制度的长处与不足。也坚定了实践团成员们为乡村谋福利、谋发展的决心。实践团成员必将以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投入接下来的调研活动中。
文:庄子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3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