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7月11日(通讯员:陈璐、谢明雄、苏碧玲、邓芳芳)
2019年7月7日—10日,由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8级数学类软件工程学生党支部师生组成的“奋进新时代,乡村焕新彩”实践队,走进福建省漳州市港尾镇梅市村,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特色农业、创汇农业、数字兴村等任务,深入漳州乡村挖掘当地农业特色,探索“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农特产品创汇出口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
活动一:实地调研:福大学子开展街头随机采访
7月7日,实践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梅市村的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商品和网络的联系进行了街头随机采访。调查发现,年轻的创业者能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在各个平台推销自己的商品,达到销售的目的。中年商店老板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但存在对市场需求还不够了解的不足。而年迈的卖菜老人对互联网完全不了解,他们只能自种自卖直销,因此销售不是很理想,甚至出现亏本现象。整理问卷数据发现,能有效利用互联网销售产品的商家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在信息化的新时代,加快信息技术在乡村产业链中的应用与渗透与农产品销售及知名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活动二:政策咨询:福大学子对话基层政府部门
7月8日,为进一步了解港尾镇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及进行政策调研,实践队来到港尾镇镇政府及港尾镇梅市村村委会,向港尾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詹炮国主任和梅市村村文书江群惠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及数字乡村建设情况。通过采访,实践队成员对近年来港尾镇农业发展和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
詹炮国指出,目前港尾镇为农户提供粮食补贴和水稻等农作物购买保险,同时给予加工仪器补贴。但由于近年来农产品利润走低以及生产条件有限,出现了利润抵不上人工费的情况,因此大部分年轻农户选择放弃发展当地特产,农田主要由年纪稍大的农户耕种,这导致部分田地荒废。针对这种情况,港尾镇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准备推广为农业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力束缚。采访中,詹炮国向实践队展示了“一品一码”网站,指出,消费者可以利用二维码,找到农产品的信息和购买渠道进行采买。同时市农业局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
江群惠说到,当地经济迅速增长,但农田利用率仍有待提高。近年来有很多开发商来到当地征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当地村委会在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忧虑,原先的果树作物被移除,土地肥力流失,希望能有农业开发商来到梅市村进行开发,把当地废置的农田合理利用起来。
活动三:入户调研:福大学子对话当地农业厂商
7月9日,为深入了解当地惠农政策实施情况和农业生产销售实际,实践队赴漳州市紫泥镇巽玉村开展深入调研,采访当地农产品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厂商洪敏先生,了解漳州当地农产品的生产情况、销售渠道及其互联网使用程度。
据洪敏先生介绍,当地主要种植杨梅和荔枝,果实饱满,酸甜可口,品质和品相较好。当地种植大多是采用个体小规模种植模式,在日常种植期间并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管理,只有在收获季节才需要雇用人工帮忙采摘。而在采摘杨梅和荔枝时,则会雇用人工筛选区分出正果和次果,大部分品相好的正果会趁新鲜直销给当地经销商或批发给生鲜超市,剩下的品相较差的次果则会利用自己所开设的水果加工厂加工做成水果罐头或者果干批发卖出,加工的水果产品主要内销漳州本地或销往浙江、广东等邻近省份。
采访过程中,洪敏先生拿出工厂生产的杨梅干罐头,为实践队详细讲述了杨梅干罐头的制作方法,并告诉实践队成员,小规模种植其实并不依赖互联网进行直接销售,凭借加工,可以以保质期长和易运输等优势在临近省市开展线下销售,销售前景较为乐观。但实践队在采访中也发现,该厂商的产品外观设计还较为粗糙,可能会影响其品牌效应和市场推广。针对这个情况,实践队员纷纷出谋划策,表示愿意为其设计一个专业的产品包装,厂商对实践队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据悉,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通过街头采访、入户调研、果农采访、基层政策部门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向当地居民普及互联网知识,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解专业知识,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实践队同学亦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育活动,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返乡反哺乡情,带动乡村发展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52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