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是族人后裔祭奠朝拜圣坛,是告慰先祖、振兴家族、鼓舞后人的地方。它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址,是正宗的中国 “国粹”,是中华大地上一方方的“中国印”。
“江南祠堂看徽州,江北祠堂看肥东”,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赴长临河镇探访吴氏宗祠团队前往肥东长临河镇六家畈村,在当地文化站王主任和六家畈吴氏宗祠理事会会长吴荣智老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吴氏宗祠,并通过与吴老先生的交谈了解这个当地吴氏家族百年的起落兴衰,感悟厚重的宗祠文化。
(图为六家畈吴氏宗祠理事会会长吴荣智 吴京晶提供)
吴氏先祖宣城来
据会长吴老先生介绍,当地的吴氏一族是从宣城迁过来的,可以说属于宣城一支。南宋年间,吴氏祖先吴七三从宣城来到肥东卜宅兴业,发现巢湖边的这块地方出则有水路之便,藏则有大山之固,便在此选基肇业。
吴七三公育有一子——吴再三,吴再三又生子六人,人丁兴旺,子孙蔚然成群,于是将此地取名为六家畈。这便是六家畈地名的由来,也可以说六家畈的历史是由当地吴氏所开创的。
祠堂旧居栉比排
“现在这个地方是原祠堂的旧址,但祠堂建筑是后来复修的。除了这个祠堂,这边还有吴毓芬、吴毓兰将军,吴中英、吴育人等大量吴姓名人、淮军将领的故居。”吴老先生向大家介绍道。
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94年,吴氏十世孙吴起周是首倡建祠宇,但首建则是在光绪年间淮军将领吴毓芬带领的开始的,民国三年祠堂不幸遭火宅,后复修,文革时被拆毁,2006年开始重建,几毁几立,变的是建筑本身,不变的是吴氏子孙的宗族意识,故土情怀。
忠国孝亲爱后代
在参观过程中,祠堂的北面东侧的一堵墙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上面的文字详细介绍了吴氏的家规家训家风。“忠于国家民族,孝顺父母长辈,慈爱后代子孙”,“书明理、学启智,爱读书、长知识,增智慧、安邦国”,这些朴素的至理,是吴氏祖先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书重教功业开
在交谈过程中,吴老还阐述了他关于为什么吴氏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的观点,他认为,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就是“重教”二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清代我们吴氏就开始办义学,为本地免费培养人才。清末,又顺应时代发展,借鉴西方经验,开办了新式学堂,这在全省都属首创。”正是在吴氏一族的推动下,读书入仕在当地蔚然成风,且至今不衰。六家畈更是被誉为“教育之乡”,从这里走出的人才,济济于世,名扬遐迩,令肥东生辉。
(图为队员们在祠堂管理员的带领下翻看族谱 司佳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5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