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薪火相传,永垂不朽
7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赴临沂“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调研团在沂南县义工协会王永山会长及协会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踏上了探索沂蒙精神传承的旅途。
“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而红嫂和抗战老兵们在长期的战争中所体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正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
调研团成员首先跟随着协会来到了沂蒙新红嫂余爱梅老师的家中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余老师提到她在2004年退休以后就开始了长时间的志愿服务,她认为在退休之后,如果不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将会毫无意义,提到对当代年轻人的期望的时候,余老师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并且感恩,应该多问问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在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得到幸福和满足。
在余老师家中收益颇深的调研团成员们紧接着又去往抗战老兵李法春和田功仍老先生的家中。
李法春老先生1938年参军,当时只有14岁,抗战8年,行军打仗12年,曾为陈毅当警卫员三年。如今93岁的李法春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不大的农家小院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切看起来都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屋子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以及老人珍藏的纪念章,记录下了老人区别于普通人的那段特殊经历。
采访时老人一再提到自己当年自愿参军的时候心里十分高兴,虽然心里也会有些害怕,但是只要一开始打仗,心心念念的就都是胜利,什么害怕都抛到脑后去了。诸城、胶州、高密、夏庄,南边红岭、香水湾......到以后淮海战役、孟良崮......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记录着老人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点点滴滴,记载着他与常人不同的一段经历。
与李法春老先生不同的是,田功仍老先生1944年参军,参与国共合作抗日,抗美援朝等战役后,在战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进行学习,并获得了学校颁发的证书,提到当年的事情,现年97岁的田功仍老先生至今依旧十分健谈,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神采飞扬,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发生过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在与老先生们的交流中,成员们仿佛都回到了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对于当年这些曾经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来说,可能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更可怕的是冷漠和遗忘,今天这些老人从历史被遗忘的角落再次回到人们温暖的注视当中,这是种人性的回归,是历史的回归,更是民族良知的一种回归。在老兵、义工、大学生之间,沂蒙精神正以别样的方式传承下去。请记住,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历史,未来就会如何对待我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5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