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几天的走访,发现夏庄村和以前相比变得越来越缺少人气,没有了以前农村的那种欢声笑语,我们这几天的走访对象都集中在村里的老人,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谋求生计,留在村子里的大部分都是没什么劳动能力的老人和一些孩子,茶余饭后老人们都会拿着小马扎,聚集在路口一起编制作草帽的辫子,还有一些人会在自家门口铺张毯子在上面修剪衣服,这些轻松的活既可以让老人一起聊天闲谈打发时间,也可以帮助老人获得一些收入。但村里也有许多户人家大门紧闭常年无人在家,村庄空心化现象显著。在夏庄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村里有大量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难免让人感叹到,再过几十年,到那时候农村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说到底,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使得农村留守人口规模日益庞大,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的特定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这也与我们的实践主题相契合。我们通过几天与村民们交流发现,客观上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各类疾病患病率也比较高,我们走访的大多数留守老人都普遍反映他们有高血压,白内障等慢性病,每个月都需要通过固定药物维持,这也给他们造成了比较大的经济负担。
走访时村里的老人们见到我们总是热情的招呼我们喝水休息,和他们聊天时,他们也总是滔滔不绝,他们渴望有人陪伴,留守老人与子女异地而居,两代之间沟通减少,因此老人们生活孤独,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也会影响老人心理健康。走访中经常能见到老人寸步不离地看护孩子,老人们为了子女能在外地安心工作,不得不肩负起隔代监护的责任,孙辈的安全和文化教育等大大增加了老人在经济,精力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一些老人告诉我们他们为了给孙辈好一点的生活,自己省吃俭用,生活难以为继。还有一些老人在患病后不会进行及时的救治,往往拖至严重才会选择告诉子女,延误病情。殊不知,儿女们安心生活的背后是老人们牺牲的健康和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是爱心、也是责任、更是美好的情感。这些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颐养天年之乐了,关爱留守老人需要每个人的力量,我们年轻一代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温暖的话语,切实的行动,去关怀每一位老人,让留守老人觉得他们并不是孤单无力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帮助老人们健康地度过祥和、安乐的晚年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56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