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星语心愿”的衣食父母——后勤之光

来源:长沙医学院星语心愿 作者:张颖

(图为后勤组成员菜场采购食材 张颖摄)

长沙医学院管理学院7月12日电 通讯员:张颖

如果将三下乡比作一次出征,那么后勤组就是长沙医学院“星语心愿”三下乡团队的大后援,负责全队的后勤工作,让“前线”的战友们没有后顾之忧。后勤是“星语心愿”三下乡团队最坚实的后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后勤组担起队伍全天的起居饮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每天队伍里的其他队员冲锋在支教、调研、宣传拍照前线忙碌着的时候,后勤人员默默守在他们身后为队员们保驾护航,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队伍整理得井井有条。

买菜篇:队伍出发,进军菜市场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买菜去,清晨5点多,后勤组人员已经早早起床,睡眼惺忪地为一天的三餐作准备。虽然带着朦胧的睡意,但是后勤人员还是坚持早早去菜市场为队伍准备一天的新鲜食材,他们走遍市场货比三家、挑菜砍价才舍得买点菜,都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经费里买到最多的菜。

做饭篇:手起刀落,摇身一变大厨神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开头做得好,以后就顺理成章的变得越来越好了。后勤组队员也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在这之前,也许他们里面有的人没有过多的经验和技术,也有不少队员都是第一次摸那粗糙的菜刀,也很少见过那偌大的锅与灶台、油烟弥漫的厨房……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每个人都是半斤半两,但正是团队里每个人的一知半解汇合起来,打造出了最匠心独运的菜式。每天负责后勤的人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队伍全员皆后勤,铁打的炉灶,流水的人员,“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让每一天饭食都是全新的享受,也因如此,发掘出不少的能人异士,以及口味、饮食习惯的碰撞,了解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内涵。清脆咛铃般的砧板声, 闲来无事的拌嘴声,偶尔的发出的惊奇声,总之,有人在的厨房,绝不会有安宁的时候。厨房就像是队员们的“开心农场”,在哪里,我们像是幼稚园里的大朋友,天马行空般地搭配菜式,尽情地享受着炒大锅菜。将来之不易的食材,运用巧妙的手法,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后勤的队员们。一把好的炒手,让大伙不仅能吃得饱还吃得好,更好的开展工作。

进餐篇:用心料理,换来队员们真情以待

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传承社会实践队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从不相识到后来的彼此了解,从你我他她最后变成我们。对于他们而言,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后勤喊你回去吃饭。每天饭前,后勤组组长都会在群里公布菜单,让大家提前知道菜品。“只要看见大家吃得开心,我们就觉得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一位后勤人员的内心独白,其实他们吃的不是味道,而是满满的爱。

洗碗篇:锅碗瓢盆,奏起“夜半小夜曲”

听见厨房里炒菜的声音,听过吃饭嬉戏的声音,自然也听过炊具间碰撞的声音。当曲终人散后,后勤人员还要忙着洗锅碗瓢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直到最后一刻!后勤的一天,从一清早就开始准备着,一直到晚上清理打扫好厨房,踏着晨星外出买菜,迎着皎洁的月色结束一天的后勤工作。“你这边扫好了么?”“还差一点点就好了”“我这边弄好了,我来帮你吧”,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团结起来的“星语心愿”三下乡团队,所向披靡!

在三下乡的队伍里,有这样一个小分队,上可煮饭做菜挑食材,下可清洁食堂与厨房,左可分配三餐食物,右可为厨房大厨当打手,每天提供叫起服务,这就是既当爹又当妈,任劳任怨默默坚守的后勤组。无论风里雨里,那一缕缕乡间炊烟,永远走在“星语心愿”队伍后勤工作的第一线。

(文/张颖)

(图/张颖)

(编辑/张颖)

(审核/龚杰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1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点亮星星之火
点亮星星之火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9年7月12日,是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七天,长坑小队以先辈之言为基石,立足当下,让孩子们度过了生动有趣的一天。上午10:55,队员潘…
青年助力换届,学生协助选举
青年助力换届,学生协助选举7月11日本周四上午九点共青团方山镇第十六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方山镇乡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到会人员有靳玥峰副书记,副镇长王天帅,王少旭等方山镇党委领导人以及方山镇各个行业的…
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你灿烂的笑脸,如初升的太阳
7月8日上午,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队员们一早就准备好支教相关物品,来到雷州市客路镇客路村党群服务中心,为支教做准备。参加支教活动的客路村孩子们陆续到达教室,他们好奇地看…
星光不负赶路人 精准扶贫奔小康
星光不负赶路人精准扶贫奔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策略,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扶贫成绩单。在河南的一个平凡小山村,它一…
到达缙云长坑的第七天
到达缙云长坑的第七天——阶段性的结束(通讯员徐雯娴)7月12日是阶段性的结束,因为所有的小朋友们在7月13日和14日都前往黄龙寺进行新的夏令营活动,缘溪渔长坑队的队员是不参与此次活动的,所以在随后的两天…
这个夏天,为你讲红色故事
这个夏天,为你讲红色故事——“小许的暑假”短故事融媒报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记“传承五四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红色小课堂》系列微视频拍摄实践队拍摄微视频近日,“传承五四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红色小课…
“归巢”实践团走访石槽村幸福院
7月12日上午,为贴合实际,更好的了解幸福院建设与使用情况,“归巢”实践团一行人穿着整齐的队服,踏着青春洋溢的步伐来到了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石槽村,开始了对“幸福院”的走访调研。走近石槽村的村口,映…
“绘”出自己的世界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此次支教之行已开始了一段时间。兴趣班的活动也逐渐步入正轨,美术班的孩子们也在绘画过程中表现了他们的独特想法与内心世界。在美术班中,老师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
“桐”在贾岗
“桐”在贾岗2019年7月12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焦桐梦里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贾岗社区进行宣讲和问卷调查,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希望得到大家的回应。焦桐梦里社会实践队之所以选择贾岗社区,第一是…
传播知识,播种未来
传播希望,播种未来—许昌学院方山乡村文化旅游调研社会实践队在校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利用假期时间去支教,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重任。让更多孩子得到了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今天许昌学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