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走访农村,探七十年教育变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访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老埠头村。
探索农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变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视度,并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新的认识,同时为日后个人职业及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填石铺路。
七十年以来,农村教育文化发展是显著的,走在当地处处可见教育文化的印记。本次调研就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农村展开了。
(图片简介:500米长的文化墙,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美丽党建、廉政文化、村规民约、文明行为等内容的宣传,也有二十四节气、沙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介绍,)
志愿者来到了老埠头村村委,通过和书记的交流了解本村教育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情况。
(图片简介:志愿者来到村委进行访谈和记录)
老埠头村响应国家政策,在2010年建成了农家书屋,书屋藏书量达3000册,并按照季度定期实施流转,丰富和更新藏书,书屋面向全村免费开放。根据实际,还开展“读好书,学美德”、“学科学,早成才”、“学书法,绘人生”的读书活动。
(图片简介:农家书屋局部图书)
以前当地有一个私立幼儿园,在五年前因为政策原因不再办学。目前,本村和其他周边村的孩子都去新建的党湾镇勤诚幼儿园上学,其环境更加优美,教学设施方面更加完善。学校距离村民聚居处大概3—4公里,孩子上下学由父母接送。
(图片简介:当地孩子目前所上幼儿园)
虽然当地还未有大学生支教或是其他人员来进行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但近十年来,每年的暑假都会有当地的专业教师给孩子们上课,小孩子一般有20多人,老师除了讲授语数英课程,还会开设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
村里书记提到目前村内的文化设施有已建成的文化墙,还有正在建造的文化大礼堂。可以看出七十年以来,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越来越多,为村民提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农村教育文化建设正在大大加强,并保持快速发展的状态。
志愿者围绕当地农村教育变化发展深入调研,通过对村民的面对面交流访谈,了解到不同年代父母们教育观念的不一样,五六十年代的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在孩子学习方面难以提供帮助,主要对孩子进行为人方面的教育,七八十年代的人基本是中专高中的学历,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不仅看重学习成绩,也看重于人品教育,且越来越重视提供优质教育。
近70年来,农村教育水平总体是上升的,文盲已基本不存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农村孩子也在逐渐增多。
(图片简介:志愿者在对村民进行访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教育是立国之本。”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对国家发展、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助力农村教育的振兴。
心系教育,筑梦未来!
图文:孙佳 井冈山大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