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朱玲玉)7月11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张家界罗水乡暑期调研队前往湘西龙山县对茅古斯舞历史传承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土家族文化研究学者彭英子进行专访。
下午,队员们抵达彭英子老师家中,朱玲玉、普利英、陈歆怡、覃思夷四位队员对彭英子老师的个人经历及其撰写的土家语书籍进行了解。彭英子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语的传承人,一生酷爱民族文化,并为之而努力。1978年起研究土家语言,著有《土家源》一书,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坡脚乡建国以来的第一个土家族节日“社巴节”,展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对传承和发扬土家族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生长于土家族环境中,他对茅古斯舞蹈表演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舞蹈的原始性特征有着独特的见解。
彭英子用传统授课方式将茅古斯发展历程与原始表演特点生动地展示给实践团成员,用板书和粉笔将茅古斯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将土家族茅古斯舞“找伴”至“读书”这一发展历程详细讲授。他认为,语言的原始性、衣着的原始性、动作的原始性是土家族茅古斯舞的独特魅力所在,并认为人们应持予文化包容的态度,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权力发展自己的特色。
彭英子对茅古斯舞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实践团成员听后颇有收获,并对相关问题与彭英子进行了交流。
最后,实践团成员与彭英子合影留念,顺利返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