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探水倡治”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徐村村。2013年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徐村村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4年开始全面设计“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共同建设的策略。两者相辅相成,为徐村村带来勃勃生机。
(7月11日 成员采访徐村张生强书记)
通过徐村书记张生强的介绍,实践团成员对徐村自“五水共治”政策正式实施至今有了初步的了解。政策实施之前,徐村水环境已经岌岌可危。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的徐村村,从第一批“五水共治”试点村落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五星级的治水示范村这离不开政策的改革,而政策的改革离不开领导班子的指导与监督。以村干部为首的领导班子亲自带领着组长、党员去河道实地考察,扎根治水行动。利用展板公告栏和悬挂印有“五水共治”宣传标语的横幅加大“五水共治”的宣传制度。以文艺汇演、派发宣传手册向村民普及“五水共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强化村民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且积极参与河道、河流的污染治理,及时向上级部门反应治水的进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张书记分享治水经验)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徐村为更好的实施“五水共治”,也推行了河长制。河长制的实施明确了责任范畴,各级领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全力以赴,同心协力攻克治水难题。2016年,徐村“五水共治”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今年在徐村又投入了160万元修建了两条排洪堤和1800米左右的河道、排洪堤护角。加强了对洪涝灾害的预防,同时利用河道养鱼为村里带来了每年4万元左右的额外收入。在村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共同努力下,徐村村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民也从中受益,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深信不疑,积极投入治水建设当中去。点点滴滴的改变都预示“五水共治”必将取得成功。
从2014年至今,徐村的治水成果已经成为了全国治水的典范。张书记自豪的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我们是第一批,也是第一个村搞污水的,和‘美丽乡村’是同一年的,那一年我们做的比较好,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杭州市一批人大代表、临安的人大主任等一批批的领导都到我们这里来参观。”除此之外,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从最初由村里招投标,设计治水方案,到现在由临安区区政府农业农青局、污水办进行更加专业的监督管理。实施物业化管理机制,精准发力,书写新时代的“大禹治水”神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张书记治水成果的记录)
这五年,徐村成功治水实现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美;这五年,徐村成功治水实现了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美;这五年,徐村成功治水实现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美;这五年,徐村成功治水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美。徐村治水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五水共治”是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6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