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运河轶事,传古韵文化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Diggers·逐迹

2019年7月6日浙江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Diggers·逐迹开始他们的暑期调研活动。

首先,实践团队选择拱宸桥的扇博物馆作为调研的第一站。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杭扇”早在南宋时便以“五杭”之一闻名。作为唯一一个以扇为专题的博物馆,建于原杭一棉旧址上,展示古典优雅的扇文化及精湛制扇工艺。

随后,实践团队选择刀剪剑博物馆作为调研的第二站。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定位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刀剪、伞、扇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

紧接着,实践团队选择伞博物馆作为调研的第三站。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让人回忆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姑娘。

实践团队穿行于博物馆间,是一次枕着运河记忆流淌的、带着怀旧情怀的寻知之旅。在寻知期间,实践团队在线上与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团队制作了两份问卷,分别针对成人和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

据实践队Diggers·逐迹调查结果显示:

一、青少年调查结果

对于了解非遗文化的渠道,在调查的青少年中,电视新闻和网络分别占比39%,说明非遗文化在网络电视上的传播力度还是很大的,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非遗文化还是没有近距离的让大众接触他,只能通过屏幕去了解他,由此可得目前我们要宣传非遗文化,要着重于让大众亲身体会非遗文化,真正了解非遗文化

二、成人调查结果

对于了解程度,在调查的成年人中,45%的成年人对非遗文化是一般了解,非常了解的为7%,其余的都为不太了解,由此见得与以前相比,现代的人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但是现代的人对于非遗文化还是不太了解,说明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广大,还需继续加强宣传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流失的原因,据调查,主要集中在民众保护意识不强,说明缺乏此类教育并且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民众养成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虽然现在学校是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加深他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但是并没有加强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此方面还有待提高。

实践团队在网站上看到过,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正式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带来新希望。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通用平台,向更多的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总结了之前的调研成果,目前宣传非遗文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众在生活中接触非遗文化的机会很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些火热的普遍大众生活的平台,宣传非遗文化,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众能够亲身体会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真正进入大众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7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不惧坎坷,不言放弃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节能减排,原子经济”抗生素合成研究队
2019年7月12日早晨八点抗生素合成研究实践队的各成员如以往一样早早的来到了化工楼,齐聚在S607,开始新一天的实验工作安排。各分组成员经过昨天的实验已经初步得到了粗产品,今天上午的主要安排是进行各自实验…
“FOR•SHE”调研队开展济南实地调研工作总结会议
7月11日,山东大学“FOR•SHE”调研队全体成员在信息楼进行线下会议总结,宣告济南实地调研环节正式结束。本次会议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于本期医院实地调研的感悟交流,二是关于实践活动后续工作的具…
兰考县经济情况调查(五)
今天是2019年7月11日,是我们社会实践的第八天。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象征焦裕禄精神的“焦林”前,听解说员讲述焦裕禄同志当年带领干部群众治理兰考生态环境,在沙土地上翻淤压沙“贴膏药”,种植“扎针…
情暖儿童村,爱心传遍你我他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医路同行,爱洒莆乡”社会实践队开展sos儿童村送暖服务活动7月11日,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医路同行,爱洒莆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建省莆田市SOS儿童村活动中心为儿童村的小朋友送上亲切…
回忆的感触
乡下的夏天依旧热闹无比,不同的是今年我们肩负着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到。三下乡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这些大学生了解当代的社会,正确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记录着当…
手执画笔,绘出多彩花园
大学生网报7月12日电(通讯员凡阳阳)2019年7月12日下午,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科技支农服务团在夏李乡许岭村“青年之家”开展“多彩花园”绘画课。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美。…
不畏挫折,砥砺前行
不畏挫折,砥砺前行大学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说他是我们人生的分水岭,又可以说是我们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因此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文化课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在…
体育之路,任重道远
7月12日上午,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校友走访团志愿者们从学校出发,来到安吉第三初级中学,拜访了副校长金杰学长。金校友原就读湖州师范学院98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担任港口中学、第五镇中学、校分镇中学体…
迎接挑战,勇往直前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节能减排,原子经济”--抗生素合成研究队
2019年7月12日早晨8点伴着凉凉的微风,抗生素合成研究实践队的各成员一如既往早早的来到了化工楼,齐聚在S607实验室,各自在暗暗酝酿着今天的实验内容。实践团队中的17级学长学姐各自为自己的实验操碎了心,忙得…
不求好评如潮 但求问心无愧
2019年7月12日,许昌公交线路优化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进行团队专题报告的整理研究,由实践队的队长赵禹负责主要的文献查询和资料整理,实践队全体成员进行辅助工作。任务正式开始,由实践队队长赵禹对每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