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科学发展趋势,“垃圾分类”课堂进社区
2019年7月1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益起拾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明故宫苑社区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结合“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的科学发展趋势,南航“益起拾愿”团队的同学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有关垃圾分类的课。团队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例子,教小朋友们辨别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湿纸巾是干垃圾,干果仁是湿垃圾,废金属旧电池是有害垃圾,牛奶盒是可回收垃圾……”在带领小朋友们学会如何分辨垃圾种类之后,团队又通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没有恰当处理垃圾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将可回收垃圾重复利用,变废为宝。在最后的发表感悟环节上,许多小朋友都表示已经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垃圾分类的问题。“以后我会在喝完酸奶后,把盒子扔到蓝色垃圾桶里,然后它就能变成其他东西啦!”“纽扣电池太吓人了!我一定会把它好好放在红色垃圾桶里面的。”
小小的垃圾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大大的未来,一节40分钟的课却提高了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普及了相关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课堂结束后,孩子们都满载而归。
文字:冯钰笛
摄影:凌盈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0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