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浦梦青绘”实践队在麟溪村展开调研,有幸邀请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定汉为大家上一堂特殊的“微型思政课”。郑定汉说起郑义门的孝义故事如数家珍,平常就像扎了根似地在“江南第一家”义务为往来学习者说历史讲故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郑大伯”。
传承耕读文化,彰显党员风范
首先,郑大伯向大家详细阐述了“耕读”以及“八德”的具体寓意。他指出,当今时代,“耕”并不仅仅局限于农耕等体力劳动,还包括学习、工作等脑力劳动;“读”则包含阅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等所有有意义的书籍。“耕读传家”意味着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性命。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必须坚守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修身慎行、恪守“八德”,真正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严守郑氏家训,助推时代新风
接着,郑大伯向我们介绍远近闻名的“郑义门家训”。号称“江南第一家”的郑义门,其家训已传承600余年,不断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郑大伯对家规中的理想世界心向往之,身体力行之余,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进来。从1997年开始,他将168条《郑氏规范》翻译成白话文,并自费印刷,分发给镇上的人,至今不曾间断。“家规里的理念是好的,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由郑定汉老先生编写翻译的《郑氏规范》虽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举例来说,家训中有关“廉洁从政、勤俭持家”的思想与智慧,是我国廉政文化的重要资源,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律己、教子、涵养正气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解读“廉政家训”,有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下从改变行政风范到全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良好“家风、官风、党员干部作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运作机制。此外,优良家训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麟溪村通过开设“送学礼”等活动,向青少年传递儒学孝义文化,对于其远大理想的树立以及修身养性的培养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郑氏家训对于国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倡导的积德行善、勤俭持家、廉洁奉公等伦理观念及其社会实践,对于树立文明家风、维护社会和谐有着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
党家有话说
习总书记在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郑大伯扎根于家乡,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故土,心系大家,是郑氏家训最好的诠释。每一句话语,都承载着优秀的老党员们对青年党员的殷切期待。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当代青年党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向先进榜样靠近,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人物简介
郑定汉,浦江县郑宅镇上郑村人,郑氏家族第二十七世孙。是玄鹿吟社副社长,仙华社社员,并主持修订了《郑氏规范》一书。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已有36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