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七月,怀揣着支教的梦想来前往阜阳。那二十一天的点点滴滴,那分离时的不舍泪水,直到现在我仍不能忘怀。
当七月再次到来,大学生志愿者们鲜艳的衣服在城市、乡村里,街道、泥路上勾勒出美丽的虹色画卷,“三下乡”活动再一次吹响了征途的号角。今年,没有了睡在一起的兄弟,没有会哭湿衣角、依依不舍的学生,没有阜阳的炎炎烈日,有的只是林荫深处,葡萄藤下的空巢老人。
在芜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毕业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奉献到了新世纪之初,他们桃李满天下、功成名就。本该安享晚年却依然不舍这片教育热土,扎根于此,直到终老。
师大路西,是属于安徽师大离退休老教师的聚集地。偶尔会见到一对老人在坡道上慢慢走过,相依为伴,可周围的空气却透着一股孤独凝重,他们选择用一辈子捍卫了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可当他们垂垂老去的时候,也不过是个需要后辈关心的普通老人罢了。他们就是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的服务对象,晚也又晴,他们曾用青春照耀过别人的人生,老去时,晚晴志愿服务队也愿接续这份真情,为他们送去一份来自晚辈的关爱。
那扇生锈的铁门外,传来了晚晴志愿者们的声音。一束志愿者们亲手制作的纸花是对老人年华的赞颂,几张写满的明信片是志愿者们的真情流露,礼不重,但情重。老人们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热情地领我们进门。这份热情带着几分紧张,也许是多年没有学生登门拜访,也许是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看到老人家中满目的藏书,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位年轻老师在讲台上投入忘我样子,眼里住满了学生,心里装下的是知识的海洋。他也曾用一支笔执着于讲台耕耘,揣着一份情奉献于师大蓝图。虽不懂为师者的心中所感,但却明白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能察觉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言不出的关切,也许在我们的身上看到未来的希望,也许是老人在我们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吧。
老师说他1997年退休,六十年代曾在合肥师范学院工作,从事样板戏教学。后来他随合肥师范学院整体搬迁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在文学院(中文系)任教当代文学。当老人沉浸在四十年的从教生涯回忆中时,时光仿佛拉回到过去,那个大教室里,他浑厚的嗓音一响起,一百多个学生齐齐看向他。他的故事很多,也给予我们无尽的感慨。对着我们所代表的大学生群体,老人也有道不尽的嘱托,“孩子们,要沉下心来学习,你们才是未来的希望”。
窗外的蝉儿不停叫着,时间也被催地加快了脚步。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任务的安排让我们不能久留,虽有不舍但仍要向前。老人将我们送到门口,送出院外,送到路口,他嘱咐道“晚晴要一直做下去”。
其实志愿精神就是一种传承,才放下了阜阳学生充满希望的手又担上了芜湖老人的解孤之任。实践的魅力不在于被晒的黝黑的皮肤,而在于两颗心的碰撞,一份情的呼唤。阜阳到芜湖,五百公里的时空差距,不变的确是那份志愿真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1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