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金寨红色之旅DAY2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程东

翻开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巍巍大别山,锦绣金寨县,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核心区。在二十世纪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至今尤能耳闻,刘仁辅、王平章、詹谷堂等英烈在这里谱写了壮丽的华章。

他们在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中,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他们用鲜红的血液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用坚强不息的意志夺取了一场又一场革命胜利。昔日游击队员们那些壮怀激烈的战斗痕迹永远镌刻在了大别山,金寨县那些英雄儿女的伟大事迹也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

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2019年07月11日上午,迎着蓬勃的朝阳,安徽财经大学缘梦恒升实践团队和大别山寻梦红色之旅调研队为“寻访革命足迹,弘扬红色精神”,在安徽省金寨县开始了第二天的调研活动。

10日金寨红军革命广场、革命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唤醒了团队成员们的时代记忆,仿佛回到了解放前那风起云涌的年代,革命先烈们的英雄壮举让成员们重新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和内心思想的净化。为进一步寻找红色基因,学习红色文化,团队成员整理了金寨县红色文化相关问题,总结了采访提纲,于11日上午对梅山镇政府的张主任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对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内涵有了深刻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两大起义,两支长征队伍,第二将军县,两个重要之地;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安徽乃至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六大中心;《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十二支工农红军队伍;二十一年革命武装斗争持续不断;红25军的诞生地,红28军的重建地;三十年革命红旗不倒;五十九位开国将军;一百四十七位省、军级领导干部。这23个闪光的数字,是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红色的革命档案里精心挑选、细心摘取的,比较全面、比较具体、比较准确、比较系统地反映老区金寨的革命史、战斗史、英雄史、奉献史。“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张主任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总结了对金寨红色历史的解读。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基因

金寨,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做大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有着很多的工作要做。

作为全县党史军史、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的重要职能部门——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安徽财经大学缘梦恒生实践团队和大别山寻梦红色之旅调研队在2019年7月11日下午来到了金寨县档案局。团队成员在档案局局长的带领下,查阅了有关革命英雄的资料,了解到了革命英雄周维炯的红色故事。他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回乡积极从事农民运动,打入反动民团做兵运工作。1929年5月参加领导了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后任红三十二师师长,领导当地党组织和红军开辟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先后任红一军第二师、第三师和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红三十二师的创建和红三师、红二师、红十一师的建设,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像周维炯这样的革命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听了局长的讲述,团队成员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抚今追昔,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怕牺牲,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深切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红旗下成长的年轻人,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居安思危,重任在肩,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红色基因,队员们一直在努力。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

傍晚时分,团队成员有幸见到了台运行台爷爷。台爷爷是安徽财经大学第一届毕业生,撰著出版党史、革命史、军史、人物传记20余部,发表有关党史、革命史100余篇。台爷爷非常热情地邀请团队成员到会议室里,在会议室里,团队成员认真地听台爷爷讲述对于金寨红色文化的解读,以及蒋先慈、刘仁辅等人的感人故事。

团队成员深深感悟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理想追求。坚守红色信仰,传承革命精神,不能总是停留在思维当中,也不仅仅是怀旧和简单的重温,而是要把红色革命传统与个人行为结合起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潜伏的能量,增强自己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与决心,只有这样,红色信仰与革命精神才能够一代代生生不息。台爷爷是金寨县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但他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老前辈,在他的身上焕发着伟大的大别山红色精神: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赴河南林县红旗渠学习考察团——红旗渠之旅
2019年7月6日至7月12日,我们赴河南林县红旗渠学习考察团进行了主题为“同建红色历史景区,共享清澈碧水蓝天”的红旗渠红色考察。这这七天之中我们一同前往了红旗渠,青年洞,太行山大峡谷等风景区,在这些地方…
社会实践终极422队――信雅达乐器
社会实践【经济】终极422社会实践第六天——信雅达乐器七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终极422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的信雅达乐器有限公司进行采访调查,团队成员与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 “梦想启航,携手并进”辅导班活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让小朋友们不荒废假期时光,2019年7月1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了“梦想启航,携手并进”辅导班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 “梦想启航,携手并进”辅导班活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让小朋友们不荒废假期时光,2019年7月1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了“梦想启航,携手并进”辅导班活…
问卷第二天心得
一缕阳光透过活动室的门缝钻进“科普创想•青春领航”调研实践团成员的心房,婉转却又坚定的声音在这间小屋子里表达着他对这份问卷的看法,种种不足渐渐在这卷子上犹如水墨般扩散开来,逐渐放大,一番寂静之…
少年感不灭,赤子心长存
人生漫漫,无论垂头丧气或万事胜意,终究是我们的经历,好与坏都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而人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也会有说谎的一天,那么,此时此刻,我用文字记录真实,会不会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呢?我有幸…
玩转“红色课堂”,传承红色精神
81年前“七七事变”的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历史序幕。为纪念七七事变,丽水学院教师教师教育院赴瓯宝的实践团队将红色革命精神引入课堂。虽然卢沟桥上硝烟已经散去,但血与泪的国耻不容遗忘,《中…
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导思想,探究当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感受新时代对淄川敬老院带来的变化,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萤萤之火”团队前往淄博市淄川区留仙湖老年养生中心进行调研。历经几个小时的…
2019“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举办“梦想起航,携手共进辅导班”主题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打下更好的基础,更加轻松地学习到更好的学习方法。2019年7月1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教室举办了“梦想起航,携…
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三下乡:走访沙道沟镇辽叶村,探精准扶贫攻坚实况
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三下乡:走访沙道沟镇辽叶村,探精准扶贫攻坚实况7月13日,为提高自身社会实践和独立自理的能力,向基层人员及干部学习并了解地方精准扶贫落实情况,湖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