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邢台,同老一辈回首艰苦岁月

来源: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赵天娇

记新青年团队暑期实地调研第一天

引言: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家庭一代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百姓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前常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最是艰苦,经常吃不饱饭,听父母说有不错的白面米饭就着咸菜吃就已经是可以欢呼的好事儿了。那这段艰苦岁月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慢慢感受……

7月13日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实践目的地邢台市南和县,在村子里我们找到了许多年长的长辈,他们之中不仅有60岁左右长辈更甚有80岁的长者。他们有的闲坐在街头巷尾,十分悠闲,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下象棋。

访谈1:

行走在街头巷尾,一位脸色黝黑,满脸皱纹的张建昌爷爷进入我们的视野。通过攀谈我们了解到了他的情况,现如今他已经有80岁了,儿女在外打工,只有自己的孙子在他身边。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显得孤独。在他洪亮而自信的话语中,我们追随着他的思绪回到了属于他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大家吃不饱饭,只能吃红薯叶,麦秸面,土豆发芽后土豆上交,自己把芽晒干后磨成面吃,一年只有三斤麦子,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人一天只有一斤一两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在公社中碗大没米,连粘在笼屉上的馒头残渣都要偷着吃掉。而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还吃的好!顿顿有肉,顿顿有油。子女更是给老人买了空调冰箱,让他的生活更加的舒适。在谈到剩饭剩菜时,老人的态度十分坚决,剩饭剩菜除非变质否则一定不会倒掉,因为粮食生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自己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所以对于粮食十分珍惜,并且他还告诫自己的孙子不可以浪费粮食。

访谈2:

错落的瓦房和丛生的杂草交错杂陈,周身是几棵不知名的大树,木板钉成的房门虚掩着,屋中的老人盘着双腿坐在床头,微合着双眼,电视机里响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这便是徐容奶奶留给我们的第一映像。向徐容奶奶表明我们的来意后,奶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是当奶奶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原本笑容满面的她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这让我们也感到,当时的时代给他们流下了深深的烙印。待奶奶心情平复后,我们了解到那时是完全不能和现在比的。每天的粮食不是米面,而是红薯野菜,甚至有时候还会吃树皮和玉米穗。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固定的,有时候连正常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对于现在的顿顿白面和肉,奶奶是想也不敢想的。

这个年代钱可能不是必需品,但粮票,布票等就是生活的必需品。现代的人们可能体会过春运时节的一票难求,那个年代的票更是如此。据李丽芬阿姨回忆所知,一张伍市斤全国通用粮票可以换5斤面或者米,差不多够一家人吃5天。1973年李阿姨在工厂参加工作,每个月厂里会定期发放粮票。当时发放的细粮票少,家家户户都吃粗粮,偶尔掺一些细粮。过年是大家最期盼的日子,因为一年里也只有这几天才能吃上饺子。家里要把一年攒下来的白面集中起来,再用攒下来的肉票买肉。每到过年,供销社门前在东西的人排起长队,在寒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天不亮就得起来去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

小结:

在历时一天的采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郝桥镇村民的热情与淳朴,而且更直观的体会到艰苦岁月的心酸以及如今幸福的来之不易。小小餐桌上的变化浸透着百姓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记录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饮食习惯和方式的变化,折射出了人们生活品质的转变,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民生不断改善,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攀升。

撰稿人:屈耀廷,赵天娇

拍照:郑功名,付群弘

编辑:王婷 徐晓飞

2019年7月13日星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于工作,忽视了身边环境的维护,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角作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新春佳节临近,大集上更是展现出浓浓的年味。为宣传新春防诈骗安全知识,品味传统……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助力图书兴, 热血飞扬育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这也许是图书馆的雏形。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教育人博闻强识,里面的知识浩如烟海。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小区环境清,居民心安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小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乱扔垃圾、侵占绿化带、卫…… 曲阜师范大学鲁韵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书香梦想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号召,决定开展一系列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参与服务禁毒仪式

为了营造健康、无毒的社会环境,促进加强毒品预防与教育工作,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8日走进东营市东营区禁毒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筑梦青春防线,共绘无霸校园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校园霸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成为当务之急。8月3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队员走进东营市东营区……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志愿者深入乡镇携手帮扶老人儿童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城市,乡村的老人与儿童正面临着诸多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同时关注乡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党史小……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班级成员在教室15104Z开展了一场以“以青春之姿、筑成长…

最新发布

初返故乡,对接活动
初返故乡,对接活动今天是七月十二号,几天的车程让我们大家都有一些疲惫,但回家的喜悦让我将之前的疲惫与劳累都抛在了身后。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那种感觉是无法言说的美妙。西藏的天总是这么蓝,就像一块…
采访调研工作的展开
2019年7月13日下午2点,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理工分院“科普创想·青春领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应暑期社会实践要求,来到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路133号爱山广场,再次进行街头调研采访。此次采访为第二次街头…
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评论员曹捷)雷锋时刻执行着毛主席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时刻帮助人民,雪中送炭。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
穿梭于市陌,文明相传
2019年7月14日,求真学院理工分院文明出行实践活动队进行了派发传单的工作。相较于昨日的大雨,今日的天气虽阴沉沉的却凉爽,十分适合派发传单。实践队的成员们穿着求真学院的专属活动服行走在大街小巷,拿着…
广东医学子齐聚镇泰小学,开展“五育”教学
【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7月14日讯】(通讯员陈思怡陈慧谢怀进莫荣华)7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橙光志愿服务队在廉江市良垌镇礼诗堂村镇泰小学展开了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系许岭,助力脱贫
2019年7月13日,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许岭村的发展现状,更好地通过科技支农活动助力乡村发展,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科技支农服务团的志愿者们邀请许岭村第一团支书李永恒进行了访谈。志愿者们结合…
自主自立 方能成功
自主自立方能成功-许昌学院磨砺金相社会实践队在实验前自主学习2019年7月14日上午,许昌学院磨砺金相社会实践队在新材料与能源学院5楼实验室集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同学们到齐后,因为老师还没有到,所以同学…
法学院组织志愿者前往汉画馆进行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王维康)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9日,法学院组织志愿者前往汉画馆进行实践活动。志愿者在到达汉画馆之后,馆长对志愿者们进行接待…
三下乡|传承革命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团中央、省学联、校团委相关文件号召,在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团委的积极支持下,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暑假社会实践“红帆革命实践团队…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许昌学院数统院“忆同窗”校友走访队工作总结
2019年7月14日下午,许昌学院“寻声忆许”社会实践队在B2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实践队的会议。今天采访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带队老师段懿纯让队长把队员们召集起来,让大家们说一下采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