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南工程学院“三下乡”:攻坚脱贫,E路同行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作者:刘俊杰

天龙村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是一个以农产品种植为主省定贫困村,该地贫困户共68户,188余人。其中7户为重点贫困户。近日,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筑梦天龙村,开创精准扶贫新时代”美丽中国实践团一行13人在随团老师刘洁的带领下从湘潭出发,前往湘潭县乌石镇天龙村开展为期6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当地扶贫队队长及村长热情的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双方就活动开展流程进行了交流讨论,该村村长陈斌像我们介绍了天龙村的基本状况,他说道:“奔五”的阳红旗本是泥瓦匠,是家里的顶梁柱,靠着勤劳的双手,生活过得还算有滋有味。可经历一次意外后,阳红旗受伤,再也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家庭收入一落千丈,成为了贫困户。“老婆没有收入来源,小孩在读书,到处都要花钱,真不晓得这日子该怎么过呀。”阳红旗说。

此次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走访调研、查阅文献等得出天龙村的特征,针对该地区做出相应的帮扶计划;通过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制作当地的照片集和视频集锦;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天龙村的农产品售卖机制,帮扶村民建立相应的网络销售平台。实践团主要由三个小组组成,其中实践组负责统筹调度、物资准备、策划活动。调研组负责制作调查问卷、规划路线、调研数据收集。宣传组负责拍照摄影、撰写新闻稿件等宣传工作。

体味民情,感悟民心

“这个你们那边有没有?那个你们有没有?这是我们当地的特产,你们可以带点回去。”一路奔波,队员们安顿好之后,一起去走访了当地的村民。

“您家生产农产品的种类是什么呢?”,为真实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收支情况和致贫原因,实践团深入贫困户家中,对贫困户进行了全方面的了解。据悉,天龙村早在2016年已实现基本脱贫,但由于脱贫不脱政的政策现状,村中仍有近六十户贫困户。

村民们了解志愿者的此行的目的后,对访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给予了志愿者们精神上的鼓舞。“我们这有黄花菜产业基地,可是由于销路不明,需求不定等问题使收入并不理想,我们不敢扩大生产,心有力而力不足啊”,当地村民感叹道,“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销售平台,对症下药,村里的生产生活水平应该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虽然天气飘忽不定,但团队热情的拜访与村民们的诚恳相待让调研进行得十分顺利。据调研结果显示,政府为解决贫困户收入问题,为每个贫困户分发了蜜蜂、鸡苗或牛羊,供贫困户们饲养,以缓解生活压力。

调研过程中,随团指导老师刘洁多次向队员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大家要提高自身的热情,一定要做实事,干实事,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到具体的访问,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电商支农,共筑繁荣

实践团成员一行13人前期对当地的状况进行了收集调研,根据数据显示,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因此留守的人员一般以中年人、老人和儿童为主。在当地,实践团通过现场走访、与村镇干部交谈等方式,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晚上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上传到电脑数据分析软件,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当地最缺的技术、资源来得出最后的结论,实践团成员利用“授人以渔”的思想理念,教授大家如何使用我们的“帮e购”平台售卖网络产品,利用网络来推广自己的产品。积极建设“互联网+”平台,打造当地特色品牌,通过互联网大力发展天龙村产业发展,帮扶村民建立相应的网络销售平台。

为此,实践团成员开展了电商培训会,参会人员为全体村领导干部、扶贫队队长、实践团全体成员,会议开始时实践团代表简单的介绍了平台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与平台功能的实现。“帮e购”微信小程序,实现网上认购、实地考察、实时采摘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以农户为中心,农产品为纽带,帮助农户真正的脱贫致富,形成一种全新的农产品推销发展模式,线下将联合步步高、万达等大型商场,批量销售农户自产绿色纯天然无污染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就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来看,其并不适用与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第一,其推广难度大,第二,生鲜农产品包装、运输成本高,不适合远距离大范围销售,第三,实现不了精准扶贫的需求,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帮了谁。为此实践团成员带来了“帮e购”精准消费扶贫平台,帮助当地解决这一问题。

黄花碧茶,乡约田地

为建设美丽乡村,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种类以及生长情况,打造绿色生态村庄,实践团成员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羊鹿茶园及黄花菜生产基地,希望能寻找当地村农业的因素,为政府进一步治理提供合理的建议。“虽然现在很多蔬菜超市集市都有卖,但是还是自己种的要健康安全,吃自己种的菜吃的放心。”一到田地,村民这样跟实践团成员说道。

“浓浓茶香飘香四溢”,茶园的景观富有特色,成排的茶树整齐的栽在山坡上。此时的阳光格外灿烂,碧绿的茶叶映入眼帘,由于现在还不是整个茶园产出的季节,只有很少的采茶人员在工作,所以茶场环境静谧无比。实践团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切身实践了采茶工作,据工作人员说,采茶还得戴上遮阳帽,穿上防晒的袖套,做好充足的防晒工作以免晒伤。此外,所采茶叶要运往离茶园较远的制茶厂房进一步加工,几道工序后才是合格的、可售的茶叶。

“茶香四溢,花香满园。”参观完茶园后,实践团马不停蹄的前往了黄花菜基地。满山坡的黄花菜在太阳下生机勃勃地成长,该季节,许多黄花菜还未成熟。实践团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来到了基地,采摘了些许黄花菜。黄花菜采摘方法简单,而且采下来的新鲜黄花菜可洗净做菜,也可晒干作腌菜。黄花菜基地在天龙村人尽皆知,是村里厚载希望的产业扶贫项目,许多贫困户与其签署了以土地入股的合同,进而可以按股分红,同时还可提供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问题。

羊鹿茶园以及黄花菜基地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在天龙村扶贫工作中具有着带头引导的作用,实践团将结合电商平台推广两大项目的产品,全面促进天龙村经济发展。

纪念彭总,传承使命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于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下,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将军是十大元帅之一,作为主要人员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作战英勇,指挥了多场著名战役,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实践团成员前往彭德怀纪念馆和彭德怀故居进行参观。在纪念馆大厅,实践团成员在彭德怀的雕像下进行宣誓,誓词铿锵有力,眼神坚定。随后,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彭德怀大将的生平简介,通过一些生动感人的写实雕塑、彭德怀大将使用的各类枪具、笔记、书籍和艺术品以及大量的视频影像资料等多个方面,对彭德怀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解,让成员们了解彭德怀大将军的故事,学习他的伟大革命精神。

团队老师介绍说,本次社会实践,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完善自身,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切实利益,帮助他们早日扶贫。并叮嘱实践团成员不仅要有“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的决心,还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感受文创 ——访谈调查
7月14日,社会实践的倒计时第二天,上午大家照旧到达工作室。这个阶段已是我们工作的收尾时刻,大家依旧在完善自己手里最后的实践报告。为了使报告更贴合实际情况,我们在上午又进行了路人访谈问卷,我们随机…
 温故知新 稳固知识
温故知新稳固知识——锂离子电池的构造及作用机理2019年7月14日下午,队员们查阅资料,在已经学过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重新温习了锂离子电池的构造及作用机理。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造部分有阴极、阳极、能传导…
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2019年7月14日下午,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情四溢,‘益’路有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广场进行宣讲。由最近发生的九岁小女孩被借走最后死亡的事件,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将宣讲主题定为“为孩子的成…
深入乡下,关注农村环境
深入乡下,关注农村环境撰稿人:刘帅楠/摄影:邓雅匀为了了解乡村的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分类专项实践活动”团队决定深入农村,与村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2019年7月14日早上,团队在学校门口集合,拍照留念后团…
启明星志愿服务团队走访村民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更好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7月13日早上,队员们吃过早饭整理好资料后,分成两个队伍开始走访村子。队员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去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按要求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实践过程 弥足珍贵——许昌学院“玄之又玄”实践队队员称量药品
7月14日,许昌学院“玄之又玄”玄武岩表面纤维处理及改性实践队与新材料与能源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开始了新的一天实验。早上的任务称取环氧树脂。在暑期社会实践临近尾声的时候,其他队伍已相继准备结束…
千年湖笔技艺,传承匠心精神
7月11日,我们来到湖笔的发源地——湖州市善琏镇。通过拜访制笔大师、寻访民间制笔艺人的方式,领略湖笔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我们来到国家工艺大师沈锦华老先生的家中,看望沈老。如今的沈老虽腿脚不便,但…
不畏无趣 努力前行
2019年7月14日上午八点,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情四溢,‘益’路有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准时来到A4楼505教室召开晨会。队长马洋首先表扬了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她表示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其他的…
最深的民情,最深的感悟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青春飞扬·乡约盛夏”志愿服务队之“关于新中国建立70周年”问卷调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
信息学院“美丽中国”环保实践队赴高坪区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为深刻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亲身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信息学院“美丽中国”环保实践队于7月10日前往南充市高坪区进行“体验一日环卫工作”环保志愿活动。为切身践行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