霡霖绵迭,跳珠纷沓,一眼望去,八十载不过弹指一挥间,物是人非,这天空依旧八十载如一日,纵使抗战老兵们年华不复,曾经在这天空下燃烧过的熊熊战火与斗志、信仰与精神却永不磨灭,并由代代青年不断重温、传承和发扬。
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校直属“访谈老兵皖南行,红色之志蕴我心”暑期赴皖南采访新四军老兵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着手开展抗战老兵资料收集工作与访谈老兵实践活动。
图为队员首次到达郎溪县人民政府
到达郎溪县后,队员们来不及卸下一身的行李,顶着阴雨就直奔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郎溪县人民政府。“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支持你们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实践工作。”郎溪县委办公室王主任热情地接待了初到郎溪的实践团队员们,与团队指导老师进行了友好耐心的交谈,在了解到实践团队此次前来的主要目标和需要的帮助后,他立即拿起电话联系了可能提供老兵资料的相关人员,帮助我们确认了之前收集的资料中所罗列出的部分老兵的信息,为接下来的实践工作节省了一定的时间。
图为队员与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确认新四军老兵信息
午饭后,队员们稍作休整,按照事先的计划,来到涛城镇沙桥的黄墅村村委会,下车后雨势渐大,队伍在雨中缓慢行进,走了几分钟,到达了目的地。进入村委会,带队老师向村委会工作人员询问了关于新四军老兵的情况,一开始当工作人员说有的时候,队员们都激动不已,因为早上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仔细了解后发现那个老兵并不是新四军,而是游击队的。事情貌似进展得并不是很顺利,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八十多年,健在的新四军老兵已经屈指可数,但队员们并没有因此气馁,接下来还会一直寻找。等了一会儿,村委会彭主任就到了村委会和队员们汇合。
图为队员在沙桥中心村村口合影
接下来队员们在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共郎溪沙桥支部书记、中共涛城区委书记李允功老先生的故居。由于老宅当年古树环抱、绿水环绕这样既方便进出又隐秘难见的特点,它成为了沙桥支部当年成立和活动的场所,成为了中共郎溪县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不论是在土地革命还是抗日战争期间,抑或是解放战争时期,沙桥支部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革命先辈的星星之火燃遍了郎溪大地。
图为队员参观李允功老先生故居
穿过前厅、天井小院,来到内室,这座带着独特的幽静而又古朴的气息的老式阁楼,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不平凡的往事。李允功老先生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便将自身的命运彻底融入到了党的工作之中,尽管期间曾遭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不义批判,但李老先生始终矢志不渝,坚守党的信仰,也最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以离休老干部身份在家养老。此后,李老先生仍乐观向上,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的革命斗争回忆资料,供我们学习参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李老先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神秘而又传奇,虽多磨多难,但却戎马倥偬又励志昂扬!在参观的途中,墙边的仙人掌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彭主任告诉队员们,“这是近几年来它第一次开花,真的很好看!”这简单的话语却让大家为此深深动容,“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任岁月悄然流逝,先辈光辉仍永驻心间,李老先生的精神也正如那洁白无瑕的仙人掌花一般明媚着代代青年的心灵。
图为队员听村委会彭主任讲解李允功老先生生前事迹
图为队员参观李允功老先生故居二楼,深入感受故居实况
随后队员们又参观了位于老宅附近的祠山庙,这里曾作为中共郎溪县地下党特别支部会议地点,在恶势力试图破坏祠山庙之时,是黄墅村村民团结一致自发通过募捐的方式保护了这个饱含了先辈心血与精神的古庙,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庙前的两棵古圆柏,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仍茁壮地屹立在古庙门前,如先辈们一般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前行,让迷茫中的人们也有了更为坚定的崇高信仰与更为笃定的前行步伐!
图为祠山庙前的两棵五百年老圆柏
忙碌了一天,大家返回住处后,开会简单地总结了一天的得失并提出了对于明日行程的建议。夜幕渐渐降临,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十人红色小队就近在小餐馆解决了晚餐,充实的一天以饭桌上的欢声笑语结束。
三下乡的第一天,队员们深刻明白了虽然从认识了解到实践的这一过程的确会很艰难,但在另一个方面大家也能收获很多,在故居、祠庙里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感受到了当年的紧张局势以及英雄人物的伟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老兵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至今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一些小挫折并不会磨灭队员们的耐心,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希望明天会有更多的收获。
文案 | 黄靖怡、杨倩雯、王怡
摄影 | 马天宇、于唐玖、王祖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2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