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9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开展了对合肥市水岸三河传统饮食有限公司的调查采访。公司负责人聂尔平向团队介绍了米饺制作的主要流程,并与团队成员促膝长谈。
走进米饺工厂,探秘原料制作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团队终于到达了公司。在队员们到达目的地时,聂总已站在门口等待团队的到来。
职工对白米虾进行筛选。 通讯员 罗莹 摄
在聂总的带领下,团队进入了制作米饺的工作车间。制作米饺的第一步是解冻以及配置原料。只见一位职工正在对冷冻的虾子进行泡水解冻,据聂总的介绍,这是为后来的制作新鲜米饺的馅料做准备。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位职工正在对解冻后的虾子进行筛选,据这位职工介绍,他的主要工作是把这些解冻后的虾过水后进行筛选,用镊子把坏的虾子放到另一边不参与馅料的制作,以防止这些坏的虾影响馅料的口感。看到此情此景,队员们纷纷惊叹道:“这要多么仔细呀!”“对馅料的要求居然这么高!”
科技守护本味,人工继承传统
米饺的面皮用料与普通水饺十分不同,因此面皮制作十分关键,在此过程中,该公司采用了半机器化的制作流程,利用现代科技来提升米饺的制作效率。在炒面环节中,工人们需要把糯米粉放入自动翻滚的锅中使其自动翻炒;在接下来的和面过程中,使用的则不是机器而是人力。聂总向队员们介绍到说,“我们采用的机器主要是在人力上进行节省,以此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效率。但像和面这种关键步骤,还是会用人工来保证面皮的口感与劲道,价高却不能省人力,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队员们纷纷点头,对这样科技与传统的巧妙融合表示赞赏。
职工们在半成品车间内包米饺。通讯员 李思远 摄
在半成品车间,团队则参观了包馅成型的过程,车间里有10位工作人员,他们“全副武装”,每人都戴着帽子、口罩、手套,穿戴着整齐的工作服,鞋套,对于团队的到来,他们并没有抬头,只是低着头继续自己手头的工作。通过聂先生的介绍,团队成员采访了正在包米饺的职工李女士,她向队员们介绍了包米饺的流程,并微笑着告诉他们,每年过节,她和家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包米饺,而且她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学会了如何制作米饺。
队员何华东感慨道:“在与日俱增不断发展的科技大趋势大背景下还能坚守传统人力制作的已经不多了,这样的米饺不仅拥有米饺本来的味道,更是充满了人情味。”
畅谈传统工艺,展望文化传承
在学习完米饺制作工序之后,团队成员与聂尔平先生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聂先生向队员们叙说了许多有关米饺的故事,也回答了队员们的一些疑问。
在讲到创办米饺厂的初衷时,聂先生说三河古镇旅游饮食服务业协会丁政泉会长与协会其他会员常与去别的城市出差,很多外地的酒店菜单里都有“三河米饺”这道菜,味道却非常糟糕,“这是要把三河米饺名声搞坏掉的呀!”聂先生在说这句话时,不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谈话进行了五十多分钟之后,聂总让工作人员端来一盘米饺,邀请队员们品尝。在品尝米饺的过程中,队员们一边吃一边不住地点头,“真是太好吃了,里面的虾仁鲜美极了!”,队员李文称赞道:“此物只得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看到此情此景,聂先生向队员们强调,只有在三河古镇,使用本地的原料,才能有这样的好味道;同时,队员们也提出了团队对三河米饺品牌宣传与保护的建议,如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得到了聂总的赞许。
团队成员与公司负责人聂尔平先生合影留念。 通讯员 李思远 摄
在团队离开前,应队长之邀,聂先生与队员们一起合影留念,聂总告诉队员们,三河米饺的风味并不能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但他看到团队队员们态度如此认真,学习的热情也很高,他觉得三河米饺的制作工艺将来一定会被继承、发展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3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