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书院再起航,助力童心共成长
2019年7月,温医大仁济洞头鹿西暑期社会实践队迎来了它的一个轮回——十二年。温医大学子在东海之陲的鹿西岛开设“海岛书院”,将海岛内生海洋文化和医学优势学科特色相结合,弥补海岛教育资源匮乏,提升海岛儿童综合素养。
海岛书院:国学助成长 笔墨传祝福
为了让海岛留守儿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血脉, “海岛书院”社会实践队队员为鹿西小学学生开设国学课堂。小朋友们铺开了白纸,深吸一口气往纸上用力吹墨,最终得到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吹画,朵朵花朵点缀其间。
实践队队员从中国画延伸到中国书法,恰值祖国母亲70周岁生日,实践队员带领儿童一起用毛笔书写对祖国母亲最诚挚的生日祝福:我爱你中国!虽然儿童第一次接触毛笔,笔法稍显稚嫩,但是他们热情洋溢、情感真挚,以最激情和最饱满态度一笔一划的写出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国学课堂将中国传统书法、水墨画等文化内容带入海岛,让书香飘荡海岛,国韵陶冶情操的同时促进海岛留守儿童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充实海岛儿童的暑期生活,补齐孤岛教育资源短板。
成果展示 洪志康摄
成果图 李婉恬摄
海岛书院:普救护知识 助儿童成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心脏在什么位置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有哪些器官吗”,实践队员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小朋友观察自己和同学器官的兴趣,他们摸着自己的器官或指着同学的身体,举起手来询问老师,“老师,这个是什么器官”。实践队员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构成,通过“贴器官”的游戏引导小朋友在正确的位置贴出相应的器官。
实践队员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为开端让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感冒或其他身体不适时的做法,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疾病预防理念。在包扎教学中,实践队员给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发放了崭新的医疗急救包,在实践队员一步步地指导下学习不同情况下的包扎方法。在课下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了小朋友们对于溺水救助过程不够清楚,实践队员特别教导同学们学习如何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
鹿西乡地处东海边陲,与外部联系相对不便,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急救教育尚空白,此次课堂旨在切实加强儿童面对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力,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填补急救教育的空缺,加强儿童生命教育,呵护海岛儿童健康成长。
包扎教学 洪志康摄
海岛书院:筑菁菁口腔,护视界之美
“同学们,这颗牙齿为什么生病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样刷牙吗”、“同学们,你们可以说出这个符号是往左还是往右”。宣讲伊始,实践队员播放的口腔动画片成功吸引现场小朋友的注意力,让儿童直观感受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龋齿,实践队员通过手工制作的卡纸生动形象地模拟牙齿和细菌,让儿童更加通俗易懂地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随后实践队员通过领唱《刷牙歌》引导小朋友梳理正确刷牙的观念,并且现场教学小朋友巴氏刷牙法。
在口腔教学之后实践队员通过游戏和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将枯燥的眼睛保健知识带入到课堂当中,“为什么我们会近视?原来是我们用眼不恰当”,实践队员在课堂中开展对视力、色觉、龋齿的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建立儿童健康档案,检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儿童或多或少存在龋齿问题。课后实践队员向来接儿童的家长反馈视力、口腔检查结果,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家长对儿童口腔保护重视度不高等问题,队员便叮嘱家长及时带儿童去牙科就诊。
菁菁口腔 洪志康摄
课堂演示 洪志康摄
“历览前贤国与家,立学今朝博与雅。一纪挥汗鹿西人,传承百年五四魂,”今年是实践队和鹿西岛相约的第十二年,实践队将“博雅教育”带入鹿西,探索“1+N”的教学模式,为海岛儿童讲授人文、科学、艺术、思维等方面的课程,充实海岛儿童的假期生活,丰富海岛儿童的知识储备,拓展海岛儿童的职业兴趣,引导海岛儿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文字|赵东淇 喻栌以 金琳冰
合照 洪志康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3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