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砂砾属于一个海滩,青年学子在基层绽放青春光芒。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走进渔村实践队从校园走来,踏入社会深入“前线”,了解最前沿的养殖情况。
基地洽谈, 详知礁美
7月13日下午,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走进渔村实践队在礁美村村委会成员海森同志与鲍鱼养殖基地施总的带领下,深入鲍鱼育苗基地,调查渔村养殖情况。了解到全村共有30个合作社,90个育苗场,每个育苗场有50~300个育苗池,每个育苗池可育6万尾鲍鱼。每口育苗池建造费2万人民币,去除人工、买苗、水电、饵料等成本,净利润可以呈一倍趋势增长。但由于水质处理不当,内陆养殖限制时间,苗种死亡率高达30%-50%。获得了详尽的调研数据之后,实践队深感此次肩负重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采集与监控水样的具体方案,针对当地实际养殖情况结合水产学院强有力的科研力量,帮助礁美村都渡过转型难关。
实践队和鱼苗场相关工作人员交流(通讯员苏赟 陈菲 韩杰玲林玎巧 摄)
探索问题,守护美好
礁美村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了渔业资源与渔村建设的基本情况,针对礁美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鲍鱼养殖废料处理难等问题,结合实践队成员的提问,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出发前,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并查阅了各类学术刊物与新闻报道获得了很多关于鲍鱼育苗的相关知识,但是到了当地之后,队员们确切地感受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重要性。实践队欣赏了数十年前礁美村美丽的风景照片,坚定了队员们守护渔村美丽的信念。
队员们调查渔村养殖情况(通讯员苏赟 陈菲 韩杰玲林玎巧 摄)
初步反馈,寻梦之心
实践队成员们都没有想到第一天进入礁美村就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也感受到了村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村副书记、施总的热情讲解之下,队员们感叹道:“与平时在学院学习到的理论内容完全不同,真正走进渔村之后才发现养殖之美”,他们纷纷表示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开阔了视野,也丰富了知识。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渔村蓝图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队员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进步,激起了他们追梦的热情。
村民填写实践队的调查问卷 (通讯员苏赟 陈菲 韩杰玲林玎巧 摄)
返回住处的路上,一路所见是山环水绕、山清水秀的景色。好山好水本就是宝藏,波澜壮阔的海洋,让队员们看到了渔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深感本次实践的意义,坚定了队员们的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3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