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黄金”——垃圾分类这一措施已经推行近10年,然而由于垃圾分类过程极其复杂、难度极高,这一举措怡然已经被人们忘却在尘埃中。然而最近上海推行的垃圾分类“四分法”,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后,我们重新审视垃圾分类这一经典举措,成立了“绿色苏州”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探索,希望从中了解苏州市垃圾分类现状并将垃圾分类这一大概念推行得更广。
我们的活动分为了3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高中档小区和景区的调查。烈日炎炎,我们的团队不怕炎热、不怕辛苦,相互扶持,对小区内的垃圾桶进行查看,对物业以及一些业主进行访问、填写调查问卷等调查形式。在景区内,我们联系到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明确的询问道是否真的切实的执行垃圾分类,结果是当然是有在积极的执行,虽然仍有不足,但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努力的去执行、去宣传,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接着,是第二部分,是去到苏州环境卫生管理处,进行访问学习。在这里我们联系到了“垃圾分类中心”部门。我们先请老师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询问了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老师也十分热心为我们宣讲了苏州市的垃圾分类,让我们更加清晰明了苏州市的垃圾分类。最后便是第三部分,是去苏州内的高校进行宣讲和张贴垃圾分类的呼吁海报。在各大高校内,我们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十分愿意帮助我们张贴海报以及为同学们进行宣讲。
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当然想过,进行垃圾分类第一个好处便是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第二个是减少污染,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第三个是减少危害,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公众既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也是
垃圾污染的受害者,更应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推动者。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也是对居民和社会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通过推广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工作,加强公众非利益驱动下的环境友好行为引导,可以培养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一个大概念的推行需要一代人去认识的时间,现在的孩子了解了,垃圾分类意识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深蒂固,那么他们长大了会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日本、新西兰、德国推行垃圾分类也花了数十年的时间。
总结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不是对垃圾分类过程步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用日本的垃圾分类做例子,他们执行的最严格但是效率并不是很高,而垃圾分类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垃圾分类这一个仪式性的行为,达到一种提高素质教化人心的作用。我希望从苏州市开始,直到江苏省甚至全国,都能坚持不懈推广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从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起到提升国民素质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4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