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寻访山东省蒙阴县烟庄“沂蒙六姐妹”伊淑英之子、前任村支书——郑卜奎,并听其讲述红色往事。
图为山东理工大学红心弘艺团队队员在热情的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烟庄“沂蒙六姐妹”伊淑英之子、前任村支书——郑卜奎家里。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宪瑞 摄
被赞誉为“沂蒙英雄六姐妹”的“沂蒙六姐妹”她们分别是伊淑英、伊廷珍、张玉梅、冀贞兰、杨桂英、公方莲。做为一个革命女英雄团体,她们在莱芜战役、淮海战役,特别是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期间,先后组织村里近百名妇女为子弟兵烙煎饼6万张、筹运粮草5000斤、运送弹药300余箱、洗军衣9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并多次冒生命危险,出色完成救助伤员的任务,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伊淑英,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1925年2月12日生,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烟庄、毛坪、新庄、南峪负责妇女工作,亦曾任烟庄村管理员、生产队队长。
风声十里,桃果飘香。上午时分,山理工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们怀揣着兴奋的心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村里走去。路途上,他们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一路探寻,几经辗转之后,终是出现在伊淑英的儿子面前。
图为红心弘艺团队找到伊淑英之子、前任村支书郑卜奎,队员内心十分高兴,郑卜奎积极讲述伊淑英的英勇事迹。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宪瑞 摄
眉目慈祥的郑先生听闻来意后,很是热情,他积极接待队员们来到家里并入室就坐,极尽就自己的所知娓娓道来。虽然屋外暑气正盛,但队员们都沉浸在红色的往事中,随红色往事的跌宕而心绪起伏。郑先生说:“时代不同,政策不同,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但我们其实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里都发生了什么,她们又是以怎样的气魄与毅力去坚持做好这件事。可是如果我们在那个时代,我们也要干。”他朴实的话语却让在场的队员们静默不语,细细想来,生逢如此好时代,确实是天大的幸运。
在听完郑先生说完的红色往事后,略有所思的队员们在其指引下来到了他的工厂。规模较大的工厂里放置着八台精密的设备。听他说,这是村里乡村振兴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工厂也经常举办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课堂,以促进烟庄经济的再增长。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宪瑞 摄
图为郑卜奎的工厂,规模较大的工厂里放置着八台精密的设备,郑卜奎说村里有许多工厂,这是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代表。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宪瑞 摄
跟随着郑先生的步伐,队员们抵达了伊淑英的故居。很是质朴的房屋内,却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大大小小的锦旗、奖杯及照片,已经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多的,是人们的崇敬与历史的见证。在征求郑先生的同意后,团队成员步伐坚定地走到伊淑英的烈士照片前,深深地弯腰,鞠躬……
图为郑卜奎家里大大小小的锦旗、奖杯及照片,这些记录这伊淑英的荣耀。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宪瑞 摄
吃水不忘挖井人,像“沂蒙六姐妹”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真正该标榜,真正配以“偶像”之名的人。经过此次的寻访,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也更加理解了此次社会实践的意义。立誓要脚踏实地,把“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的团队理念落到实处,把更加优秀的“五有人才”青年形象留在烟庄的土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5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