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学院:“三下乡”延安市志丹县塔庄村之行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唐晶晶

2019年7月15日早上7点,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步行前往志丹县附近的塔庄村,5公里的路程在队员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就过去了。

队员们来到的第一家,阿姨说,他们来自榆林市,现在所居住的房子是租的,因为志丹当地原油产业较发达,所以来到当地打工;这家的小孩子在县上读书,需要家长接送,不是很方便。她家以奶牛产新鲜牛奶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离开时,遇见了一位前来买鲜牛奶的石油工人。从他口中得知,塔庄村200余人中,大部分是外地来务工的石油工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油工人很热情的和队员们交谈,从谈话中,他告诉实践队员们他已经在当地工作了近16年,了解塔庄村的基本情况,并带着实践队员去到了第二家。这家的居住的是传统的石头窑,叔叔告诉队员们,这几孔窑洞已经建了30年,窑洞呈横向分部,一座窑洞的洞口数量是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所决定,队员们参观了窑洞,感受到了窑洞厚重的情感和文化;墙上的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旺,更代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在叔叔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他家的大棚内,棚内的作物以蔬菜为主,蔬菜在成熟后会到志丹县城卖;但今年的天气比较干旱,作物生长比较缓慢;当地的用水来源是由国家统一打的井,水量有限,不足以灌溉作物;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担忧。几块土地并不很多,如同一本薄薄的书,可是要用整个生命去阅读 。

继续向前,队员们遇见了在村子小卖部旁乘凉的人们,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窑洞的三种款式:砖窑、土窑、石窑,他们在保暖功能方面区别不大;人们现在居住的以砖窑为主,更多的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选择修建平房;随后队员们发现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面都有一对陶瓷的鸽子,表达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后,队员们在一名热心的石油工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朱家湾采油队开采基地,经过他们的允许后进入油田开采的现场,石油工人热情的向队员介绍石油的开采以及加工的过程,因为在油田进行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他们会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的预防,在谈及收入问题时,在交完五险一金的情况下,工资还有不错的收入,工人告诉队员们,自己喜欢新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他们良好的心态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让队员们受益匪浅。

5小时的实践调研在交谈声中接近尾声,经过这次的经历,队员们既了解到了塔庄村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又收获了来之不易的经历、锻炼了自身的能力;队员们希望之后能去到更多的地方了解居民的需求,为“助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5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入基层助振兴,普金小队出征
近日,浙理经管三团四队以“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正式出征。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探究普惠金融在台州地区各乡村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实践调研为特色普惠推动乡村振兴提供…
义诊感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经过好几天的阴雨绵绵,官坑村的乌云终于消散,太阳露出来,天气也随之晴朗起来。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举行义诊,经过昨天的与全丰镇卫生所的丁所长协商,我们决定在官坑村卫生所举行义诊…
“梦·相随”社会实践队出征
7月14号早上9点,我们“梦.相随”的所有队员都在学校指定地点集合完毕,大家都把行李整理好,整整齐齐地,准备出发。我们一起和我们队伍的指导老师拍了合照,老师也为我们的出征致辞,老师首先希望我们安全到…
柳编手中舞,传承心中留 ——山师生科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第六天活动纪实
在临沂这座文化名城中,厚重的历史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美。为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临沂本土民间文化,传承手工艺者的匠人精神,7月14日,山师生科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为孩子们带去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临沭柳编手工…
“常青藤”暑期实践团对“大象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调研
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常青藤”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莱阳市对当地的一家名为“大象教育”的国学班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分为两部分:对负责人的采访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观摩。在对负责人的…
中国矿业大学校青协“华夏情长,汉韵留香”汉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学习走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
中国矿业大学校青协“华夏情长,汉韵留香”汉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学习走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其艺术的气撅黄立,以够令人惊心动魄。”循着吴冠中先生对艺术馆的精辟评论,7月15日,实践团成员走进徐州汉画像…
支教开课第一天:观学生风貌,览课堂风采
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今天,文传院青协支教队正式开始了授课。暑假里黄桐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美好时光不仅是在家里,更延伸到了美丽的校园中。同学们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一次的相见。终于,当清晨的…
写给自己的一份信
未来的我:你好!从没写过信给自己,这一次就在让自己破个例,我想让这封信成为我的指南。未来的我,请树立你的新目标,并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尽管前方有许多无所预知的困难,我也知道很多时候会孤单、寂寞、…
七月仲夏,梦想扬帆起航
岭南师范学院“扬帆”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上午十点启程,于中午十一点到达湛江市徐闻县五里中学,开始进行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扬帆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是岭南师范学院中学教育协会组织的队伍,这…
烈士永生,浩气长存 ——学习强国 暑期宣讲团
烈士永生,浩气长存2019年7月15日,上午“学习强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得知神火集团的党员干部要来到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内进行党课培训,就主动提出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纪念馆内的员工宿舍,为纪念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