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溯年画之源,感古韵之美”实践团队走进朱仙镇开展木版年画艺术调研活动
正值暑期7月,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溯年画之源,感古韵之美”实践团队走进河南开封朱仙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拜访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廷旭先生。
溯源追艺,无声岁月留深韵
“小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出来贴上新一年的年画,远近看过去,姹紫嫣红,年还没过,年味就有了……”张廷旭老先生坐在蒲墩儿上,说起木版年画来津津乐道。
关于木版年画,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朱仙镇木版年画朴实,不染脂粉,人物没有媚态,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中原木刻年画的独有特色。” 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确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中熠熠生辉。
张廷旭先生是朱仙镇年画街上有名的木版年画雕版与印刷艺人,也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孩提时跟随父亲学习年画印刷、雕版,一刻就刻了数十载,曾获得国家级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朱仙镇现印制出的木版年画大多出自张廷旭先生之手,其作品古朴生动,妙趣横生,技艺精湛。
求知探索,刀刻套印赋彩墨
著名学者冯骥才曾把木版年画称作“中国民间美术的源头”,而挂在张廷旭先生的天义德木版年画艺术馆墙壁上那一幅幅构图饱满、色彩明丽的年画作品便向大家充分展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经典独特艺术魅力。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简炼,构图饱满,内容多神像传说,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明丽鲜艳,寓意避邪纳福。
张老认为,木版年画艺术需要被重视和不断创新,让它的根深植于历史岁月和生活沃土里,生长在人民大众的审美观念中,才能得以传承。
躬行实践,淡影层出相成趣
应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廷旭先生之邀,河南师范大学“溯年画之源,感古韵之美”调研服务团来到张老的制作工坊进行实践体验。
“在印刷时,要时刻注意纸样的情况,一有走动,就要立刻敲板校正,同时手上功夫还需一气呵成,否则套色会不均匀。”张廷旭先生一边专业讲解,一边亲自上阵,为大家示范印制木版年画的过程。队员们有模有样地学习着,手法虽然生疏,但也不减丝毫热情,看着一张张作品从线稿到单色稿再到色彩鲜明的年画,大家纷纷被工艺精湛的木版年画艺术其特有的浓厚魅力所折服。
厚刨数块梨花木版,运转几把独制刻刀,数千年流传与承载,刀刀版版留下华夏技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本源是刻刀印画,是岁月无声的痕迹,彩墨转印之间深浅相映成趣,独有韵律,值得我们为之守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79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