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师大文院学子“青春三下乡”:深入玉堍古村,在传统与现代中砥砺前行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陈欣 胡赟

为响应2019全国两会要求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7月15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社会实践队在阳新县玉堍村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文化之旅。

(图为“文化速递”实践队全体队员在玉堍村高地的合影)

百年玉堍

青山笼翠,雏鸟鸣啼。清晨一抹浓雾环聚在黄姑山腰,一缕微风吹过,迷雾散去,一个百年村的模样露出了隐约一角,“文化速递”的队员们早早便进入了玉堍古村。

自宋元始,以李衡石为一派的李氏一族居住于此,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村中的明代民居,四方墙斗一样高大,一字形门墙,只有屋尖、杉木衍条裹在方墙体内。清代民居,徽式马头山墙和一字形门楼,鄂东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内大外小的刀条形窗口、门里缩大门、黑白分明的屋檐画、“四水归堂”的天窗天井以及拥有防盗贼功能的厚重杉木大门与方便看家狗出入的石雕狗洞。居民世代生活于此,在周边农田耕作,在柳门竹巷生活。

(图为玉堍村风格鲜明的古建筑)

站在高处俯瞰,古村的全部样貌清晰地呈现在队员们的眼前,饱经岁月的磨蚀,被现代化的民居围在山脚一角,正是这样的与世隔绝也才将其完好的保存下来。

(图为玉堍村高处俯瞰的风景)

宗族文化

除了别具一格的江南民居,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四处分布的家族宗祠。整个祠堂由宗祠、家祠、支祠构成,而最大的当属“李氏祠堂”。

(图为“李氏祠堂”外部全景)

李氏宗祠,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兴建。李氏宗祠是由戏台、正堂、过堂、祖堂等一进四重的主体建筑组成的。李氏故居和李氏宗祠这两处古建筑,同时顺应了“前有水、后有靠、左右有抱”的坐北朝南的中国风水理论,现均为湖北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进入宗祠内部必须从戏台下方弯腰穿过,似有意而为之,体现了李氏后辈对先祖的尊敬。正堂空间开阔,四周环绕,上有天井之构,而村子的文化教育也就是在这里开展,玉堍小学所在地——李氏宗祠。

(图为“李氏祠堂”内部景观及玉堍小学所在地)

文化传承

在百年历史的祠堂学习传统文化,一切都显得相得益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7月16日周一一早在玉堍小学的第一节课便是诗词课,在前一天的实地调研后,队员老师结合当地实际,带领孩子们品读唐诗《蜂》。

“孩子们知道蜜蜂吗?”“知道!蜜蜂会采蜜,蜂蜜特别甜特别好吃。”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仿佛只有美食才可以在他们的心中留有记忆。“那有没有人看见过蜜蜂是怎么采蜜的?”“它们每天飞在花丛中采蜜,然后把采集的花蜜带回蜂巢。”“是啊,蜜蜂每一天都勤勤恳恳的‘工作’,从不停歇,他们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爷爷奶奶,就像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辛勤工作。这就是玉堍村留有已久的精神风貌,从你们先祖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你们作为李氏一族、玉堍村的新生一代,要有对家族文化延续的使命,不忘根、不忘本……”

(图为陈昊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诗词《蜂》,并引导大家尊重劳动人民)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就应当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未来之花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中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91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校青协“华夏情长,汉韵留香”汉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采访文创手工店店长
中国矿业大学校青协“华夏情长,汉韵留香”汉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采访文创手工店店长7月16日,“华夏情长,汉韵留香”汉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回龙窝,对胡同内的店面进行了一番考察调研,其中重点调查了一…
开启梦想大门,未来与你相随,记“梦·相随”社会实践队于秀观小学之开班仪式
今天是正式开启“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大清早,我在队友们起床时床板发出的吱呀声中醒来。一看手机,原来已经到六点了,我急忙起床。看着窗外的朝阳,我心里下定决心,我们文艺组要把“三下乡”活动的第一…
“砥砺七十年,智造新时代”实践团参观慈悦书院
7月1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砥砺七十年,智造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南省韶山市,前往慈悦书院进行参观,了解毛泽东主席青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并学习毛主席的求学精神。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团队成员首先…
烟台大学光电学院“一县一品蒙阴行,物互惠农蜜桃香”实践队第一天
为推动蒙阴县的脱贫,山东省在早年前实施了“一县一产品”政策,蒙阴蜜桃就是其中一个。本实践队伍为调查“一县一产品-蒙阴蜜桃”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解决蜜桃种植以及销售的部分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在20…
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团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7月16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电商汇聚白山,品牌助力三农”实践团与其他高校实践团集聚在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抗联纪念广场,参加2019年“青春白山行,奋进新时代…
记一次走访调研
7月15日,三下乡的第八天,为期15天的三下乡之旅已然过半,我已经适应了三下乡的生活。今天依然是平凡又忙碌的一天。上午,我照常给孩子们上课,下午的时候则跟平时有所不同,我跟队长带领这调研组的几个组员…
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走访贫困户,真情送温暖
资助政策,使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在我国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基本上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看图猜成语 ––“寻幽·愿禾行”实践服务队小课堂
看图猜成语––“寻幽·愿禾行”实践服务队小课堂图文/刘佳洁2019年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科1801班“寻幽·愿禾行”社会实践队队员王胜楠带来了一节生动活泼的看图猜成语课。孩子们都融入课堂,开动脑筋…
“晨光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初遇
关于三下乡,以前小时候我当地学校就有举办过,也是由各地的大学生来支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一次都没参加过。这次,学校组织三下乡活动时,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的遗憾终于可以得到弥补。昨天是对梁屋小学…
湖南师范大学赴江西寻乌暑假社会实践团开展七彩科技展活动
(图为科技展在进行大气压强实验)(通讯员李银萍兰洛张雅)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创新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7月16日上午,寻乌城北新区小学学生开展七彩科技展。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