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国宝级非遗大师∣顶卡花守护者谭素娟:初心铸匠心,一生编情怀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罗碧曼 黄幸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为了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使得当前非遗存续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非遗传承后劲不足。并且非遗文化几乎是按照“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其传承方式的脆弱性,使得我国许多文化瑰宝正处在“人亡艺绝”的阶段。因此,非遗传承的保护迫在眉睫。7月15号上午,以广东海洋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孙学甫作为指导老师,并由十名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学员组成的顶卡花队来到了谭素娟花竹帽编织技艺工作室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竹帽。

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是以当地特有的金竹墨竹破成竹篾,精心编织而成,花竹帽造型精美、工艺精制、工序复杂。毛南族历史上。花竹帽是定情信物,既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更是毛南族人的族宝。而花竹帽的编织技艺于2011年5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花竹帽编织技艺难度大,且没有任何文字的记载,历代全靠老工艺匠人口头传授与示范编织,花竹帽编织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谭素娟,女,毛南族人,广西环江自治县人,师承毛南族花竹帽编织第四代传承人谭顺美老师已有20余年,是毛南族花竹帽编织第五代传人。于2014年12月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更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花竹帽编织技艺的女掌门人。

在参观谭素娟大师编织技艺工作室与展览室时,我们看到了谭素娟大师在花竹帽事业上的成就与建设,并了解到谭素娟老师对花竹帽编织技艺的创新与发展。比如花竹帽最外层编上装点的头饰、将花竹帽的编织技艺融入灯饰、篮子、女士挎包之中。

当采访花竹帽传承人谭素娟大师时,我们了解到谭素娟大师和花竹帽之间的动人故事。

“花竹帽是我们毛南族的族宝,青年男女时常唱着毛南歌、带着花竹帽跳舞,从心底里觉得它很漂亮,很想自己也会编织,它不仅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也是女方的嫁妆,作为毛南民族文化,我希望去学会它,传承它。”

最初,由于毛南族族宝——花竹帽的编织技艺濒临失传,为让这项族宝技艺后继有人,当地政府请一位名叫谭顺美的老艺人出山担任编织花竹帽培训班的教授老师,在丈夫覃自昆的支持与鼓励下,谭素娟报名参加了第一期花竹帽培训班。诚然,谭顺美老人是当时唯一的一位懂得花竹帽编织技艺的老艺人,“门人弟子填其室”,谭顺美老师并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谭素娟只能课后自己再加以摸索、练习,另外,从选竹至结束都需要编织者亲力亲为,初学之时常会被竹刺割伤,求学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尽管花竹帽的编织很是艰难,但谭素娟始终心怀热爱花竹帽的初心,坚持学习其编织技法,最后只有她学会了。谭素娟大师说到学习、传承花竹帽的编织技艺是她一生中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每当看着族人们戴着自己编织的花竹帽外出展览、演出之时便会感到十分地骄傲与开心,获得的每一个奖项也都是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之路上的一个进步之举,她的话语真切地表达出她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不忘初心,投注匠心。“花竹帽代表着我们毛南族,我真心地希望它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我们毛南族的文化有接班人我就很开心了。”谭素娟说。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一直致力于让花竹帽走出环江、走出国门,她谈及传承族宝需乘着当前一带一路之劲风,考虑当下市场情况,以及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在传统的花竹帽编织工艺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创新了纹饰与其形式,此外,还将花竹帽的代表元素加入到其他的物品当中,例如钥匙扣、耳环、灯饰等。

采访结束后,谭素娟大师也对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寄予厚望,希望我们把握住“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机遇,迎合新媒体发展潮流,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瑰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93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开、张世豪、刘熹晔、于和湉和张吉臣通过一组详实的PPT,向在…… 韩孟昀 河海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寻非遗泥塑火种 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

最新发布

闽江学院:精准家访计控家访行万里,精准扶贫暖人心【二】
7月16日清晨,闽江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精准家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起了个早,继续赶往下一站送温暖。早上9点,家访实践队一行来到尤溪县城关镇W同学。家长对实践队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学校、老师对W同学的关…
校园“歌手”露面,吸引众人围观
7月16日上午,当下课铃打响后,本是孩子们冲出教室活动的时候,但教室里却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没有错!就是歌声!由4班先开始,在大课间唱起了歌。4班学生上台表演,唱起了当今火热歌曲“来至天堂的魔鬼”“你…
有责任心的人更加可爱
在7月15号在晚上到7月16号的凌晨一点之间。还有一批默默努力的人。在昨晚我留在办公室的时候,他们这在对着电脑屏幕一顿噼里啪啦的敲着键盘,虽然每个人都很累很辛苦,也叫苦连天。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工作的步伐…
后勤组之艰辛
7月16号,这是来支教的第三天了,在厨房里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今天早上的时候,就发生了在炒菜炒到一半的情况下锅铲脱落的情况,当时在场的人都已经懵逼了,在思考了几秒之后才用一个勺子来…
汗水筑成长指路
汗水筑成长指路7月16号,今天还是挥洒汗水的一天。今天的汗水见证了我的努力。看到大家都能吃上早饭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美滋滋的。今天我和另外一个组来帮忙的小伙伴。可是,我们一去去到菜市场后,才发现我…
共跳爱心舞,共创爱心团
万里无云,日光闪耀。合山镇第二小学的广场荡漾着爱心舞的歌声,活泼了一群热爱跳舞的孩子,震撼了一群老师。7月15日的早上,“筑梦合山”社会实践队舞蹈老师林美纯带领合山镇第二小学趣乐多(2)班同学一起…
宣讲前准备的一角
今天是7月16号,下午举办了调研宣讲活动——基于信息化2.0乡村中小学生对手机自媒体的使用调查。活动后,实践队员们对小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有了很大了解,同时也呼吁小学生不要沉迷智能手机娱乐,把注意…
科学实验篇之游泳的鸡蛋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市科普基地“青春飞扬·逐梦燕乡”三下乡“智趣”课堂系列活动2019年7月15日,下午3:20,在重庆市合川区燕窝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市科普基地“青春…
绿茵竞技:我想予你清脆笑声
今天是7月16号,我双手持球置于腰间,向小朋友宣告今天我们要踢足球,并盯着他们眼睛说:“你们谁会踢足球的站在我身后自成一队,不会踢足球的同学和我一队。”结果是,女生和男生各自为战,泾渭分明,一场小…
“筑梦合山”社会实践队开展课堂调研班会
7月16日,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二天,一切顺利开展。岭南师范学院筑梦合山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作为一支支教与调研共一体的三下乡实践队伍。筑梦合山实践队在阳江市合山镇支教、访谈与调研的过程中,筑梦合山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