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泥”好詹营,与“瓷”邂逅

来源: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 作者:Ben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泥”好詹营,与“瓷”邂逅

早晨,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一首有节奏的歌曲,荡漾在詹营村小学,仿佛也在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

“老师早上好!”

“你们好呀!期待今天的趣味课程吗?”

“期待。”

昨天拉坯课上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历历在目,今天刚进校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给老师们打招呼。

7月12日,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志愿者们赴鲁山詹营村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支教队队员秉承“文化传播,教育关爱”为宗旨,以让孩子们接受知识、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创造力为目的,开展了一堂生动且有趣的陶艺课程。

泥条盘筑是是现代陶艺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它更能充分显示材料性能和工艺制作特点,表现创作的随意性,具有质朴、粗放、自然的特点。

在泥条盘筑课上,志愿者在讲台上为小朋友做示范,小朋友们纯真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新事物的好奇,不自觉就学着老师的模样摆弄起手中的泥。在讲解过程中,志愿者提到,泥条盘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搓泥条,但是搓泥条并没有那么容易,而是要均匀用力。由于小朋友初次体验,并没有掌握技巧,泥在小朋友的手里,一会扁了,一会裂了,但是他们依旧坚持不懈的寻找技巧,经过一番努力后,一条条平淡无奇的泥条“摇身”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小杯子,小笔筒······

在拉坯课上,只见一位志愿者手法娴熟反复几次将泥拉成圆柱,开孔压底,翻沿扶正,不多时,一只小巧玲珑的瓷碗便出现在孩子们眼前。另一位志愿者则在一旁耐心地讲解着步骤:“第一步找中心,放泥,第二要手沾水,要用力抱泥…..”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谁想要来试一试?”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便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一个小女孩抢先坐在拉坯机前,跟随志愿者开始制作,但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

志愿者手把手地教导孩子们,四只沾满陶泥的手紧握在一起,随着拉坯机的转动,转盘中央的陶泥在他们手中变成各种形状,志愿者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端起做好的作品摆放在一旁,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长颈圆肚的小花瓶、浅口微扁的瓷杯以及一些小巧的瓷碗,这些作品虽然样子不太规整,但也是做的有模有样,足见孩子们的用心与努力。还有一些孩子已经在商量要给自己的作品上什么颜色的釉,一本正经的语气像是个陶艺老师傅。

一上午的时光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忽然,一个圆脸大眼睛的小姑娘拉住一位志愿者的衣角,一脸认真的说道:“我想让老师一辈子待在这教我们学习陶瓷,以后有时间我一定要去老师的学校继续学习陶瓷!”稚嫩的语气带着坚定,她喜爱陶瓷,喜爱这些尽心尽力教它们做陶瓷的志愿者们,这些就够了。

美好的相聚总是短暂的,但是相聚带来的收获却是长久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带去了新的文化知识,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而孩子们给志愿者带去的是更为美好的东西,无法言说却也无可比拟。

现在陶瓷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大师们的坚守,更需要新一代的传承,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志愿者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陶瓷的种子,静等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地心底生根发芽,待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相信我国的陶瓷行业会迎来又一个高峰。

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赴鲁山詹营村传播陶瓷文化·技艺服务团

2019年7月17日

撰稿人:贾耀瑞 刘梦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1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科教兴国育英才,教育为本展未来
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祖国华诞七十年,凤泉改革换新颜”“青年观察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成就调研团为深入了解建国七十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到新乡十中英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探究这所学…
山理学子三下乡:调研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感受美丽中国的发展脉动
山理学子三下乡:调研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感受美丽中国的发展脉动中中青年网淄博7月20日电(通讯员张小坤)淄博市文广新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文化名城建…
古田逐梦之旅|走访大桥,觅电商创业门路
7月16日,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古田逐梦实践小分队前往古田县大桥镇对当地进行走访,了解大桥镇食用菌生产基础建设及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销售渠道造成的冲击。实践队首先来到珍诚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加工厂进行参观。…
调研走访,深入了解新时代的农村
骄阳似火,烈日当头,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气十分的好,在太阳的照射下,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很热。今天是三下乡的第3天,支教的第2天,调研组要出门调研的第1天,我们调研组一行人表示十分的期待。在出门…
【烟台大学法学院 “爱在苗侗社会实践队】初探苗家 请多多关照
【最新动态法学院】“爱在苗侗”初探苗家请多多关照炎阳似火,夏山如碧,梯田苗寨,山水画卷。七月十六日,爱在苗侗队在队长杨硕、副队长易凯的带领下,顺利探访了金凯村苗寨的苗族居民,成功收获了有关苗族…
最后一次 来年再见——许昌学院 “玄之又玄”社会实践队实践最后一天
目前,不只是国家、学校的高度重视,连大学生自身都清楚的认识到了: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来完善学生自身。无论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只是内容,还是其他领域的知识,我们都需要不…
行远自迩习医理,杏林春暖修医德
2019年7月12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医轨同风,穆如清莆”实践队在王明东医生的带领下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见习,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全新的认识,从而对康复治疗专业有了一定的感官了解。队员们在莆田市…
深入周边公园,共建美丽河南
深入周边公园,共建美丽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走进栾川山水,共建美丽河南”暑期实践队2019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走进栾川山水,共建美丽河南”社会实践队从栾川返回校园。为了能使宣传效果达到…
教科院赴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完全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鸟类科普课程
(通讯员孟员黄雪娱何泓亮)2019年7月17日,教科院赴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完全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鸟类科普课程。孟员担任授课教师,四年级全体同学参与了此次课程。课程开始,授课教师孟员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山东学子调研公共文化设施,共建美丽中国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9日电(通讯员张小坤)为构建淄博市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深入了解淄博市人民对如今本地公共设施的满意程度,7月11日至20日,山东理工大学“稷下星之队”暑假实践团在当地开展了为期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