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传承中华文明,品鉴文字魅力。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行知”社会实践团在淄川区太河镇东同古村开展书法课,此次课程由李逸琳和李金洋教授。

此门课程分大班和小班进行,分别由李逸琳和李金洋教授软笔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课程中,老师们将宣纸和毛笔分发给同学们并简要介绍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随后,李金洋提出“有没有学习过书法?”“书法是什么”等问题,引发孩子们关于书法相关问题的思考。而后,她讲到,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亦是全世界的珍宝。学习软笔书法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握笔。握笔时讲究“指实、掌虚、腕平、立掌、悬肘”,握好笔才可以练出一手好字。同时,她还给同学们示范汉字中横、竖、点的写法以及如何运笔、走势等。同学们仔细倾听,在老师的带领下反复练习。在之后的分组练习中,部分同学满脸疑问,握着笔杆不知道如何下笔,他们高高举起自己的手,积极向老师发问。老师耐心指导,并亲自示范。一点一捺中,透露出孩子们的认真。

针对小班同学年龄偏小的情况,李逸琳选择教授硬笔书法。课程伊始,李逸琳在黑板上写下“吃水不忘挖井人”并画好米字格。正式上课后,小朋友们自觉端坐好,认真听讲。李逸琳以“什么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引入今天的课程,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他们通过故事以及表面的意思诠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而后,她具体讲解了写字时的坐姿以及汉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经过练习后,老师邀请同学们上讲台前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在展示中,同学之间互相提出各自的优缺点。通过这个方式,大家不仅可以进行互补,找出优点和不足,而且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最后,课程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顺利结束。

此次书法课的开设对学生们进行书法基本技能培训,既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又有利于了解中国的书法历史,传承书法艺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12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论如何能管住学生严师出高徒,向来是许多老师的教学标签。以前的我对此很不以为然,而现在却十分赞同。经过这次的三下乡之旅,我深深地了解到“严”是真的会出“高徒”。而我……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收获感动,潛然泪别导语:7月12号,无论是天气还是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显得与以往不同。距离7月2号刚开始,不知不觉已到离别。今天,小老师不再有课堂上的执手相教,学生们也不再变得叛逆。……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一次心灵的体验作者:杨海婷 来源:1号种子实践队伴随着孩子们天真的歌声,我们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回顾那段日子,我感慨良多,因为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准备就绪,活力迎“彩”导语:今天是7月11日,是距离12号汇演的前一天。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接近尾声。那么今天,1号种子实践队即将进行彩排演练,是展现……
叶洁玲 查看全文 >>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开始慢慢地习惯了这里的教学环境,同学们也似乎开始把我们当成老师一样尊敬,从一开始的一声声“哥哥”,&ldqu……
杨海婷 查看全文 >>
关注孩子成长,成就美好人生“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今天终于乌云散开,阳光普照,天气怡人。奇怪的是,我们的心情也好似天气一般顿时由低沉郁闷转变为高涨开怀,就这样,我开……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风雨过后总迎彩虹。 经历几天的倾盆大雨的冲洗,今天7月5日终于迎来了晴朗的一天。伴随着1号种子队调研组的行程安排,今天我们即将前往小朋友们家里进行家访及问卷调查。……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1号种子实践队系列报道之二快乐剪纸,感恩同行导语:今天是7月4日星期二,连续几天的大雨,使得我们的衣服迟迟未干,但小朋友们前来报道的人数从未递减。今天我们一号种子实践队第四年级……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