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国策新生态,绿色新车城

来源: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作者:止损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学子“三下乡”:国策新生态,绿色新车城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8日电(通讯员 赵驰 方琼) 为进一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7月8日,长安大学赴湖北十堰“生态文明,振兴中华”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博物馆,学习湖北省十堰市关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与脱贫攻坚有机联系的先进方法和理念。

经过数小时的车程,实践队正式到达湖北省十堰市。我们首先针对十堰市的整体生态环境情况,向十堰市文化宫附近居民做出询问调查。简要切实地初步了解十堰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至此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守护美丽十堰”座谈会——进行时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十堰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形成了具有十堰特色的环境治理方案。

7月9日上午,在十堰市生态环境局环境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陈霞等领导的带领下,实践队全体成员到达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并与工作人员展开座谈交流。

在长达两小时的座谈会中,实践队员首先观看了“守护美丽十堰”宣传片。这既是十堰市生态环保事业的纪实,更是十堰市的美丽环境名片。观看宣传片过后,由陈霞主任向我们展示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措施,紧接着,实践队员与环境教育信息中心领导展开亲密交谈。通过形式丰富的座谈会,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到十堰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做出的种种努力。十堰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治水、治气、治土”为出发点,形成了“五河治理,清水行动”、“大气污染攻坚战”等具有典型特色的建设方案,创新落实河长制,在由市级领导挂帅负责的同时招募“民间河长”,让十堰市民成为“河流守望者”,为全国开展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方案。

观看“守护美丽十堰”宣传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陈霞主任向实践队员介绍十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与生态环境局领导座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走进十堰博物馆”——深入学习时

有着“车城”美誉的十堰市是中国卡车之都,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寻求重工业与生态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学习十堰市环保事业的创新方案,探索环保与工业发展产业如何权衡的先进经验,读好生态文明建设无字之书。中午十二时许,实践小组走进十堰市博物馆寻找答案。

作为中线核心水源区的十堰人民以“舍小我、顾大局”的国家意识,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解决了移民与水源水质的难题。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十堰市在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科学判断中发展起来,形成了“车城共生”的特色地方状态,十堰市也为国家汽车交通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参观“南水北调”展厅并与工作人员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参观“车与十堰”展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美丽十堰的建设,离不开“治水”。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探究十堰市如何将绿色发展、生态崛起做到全国前列,实践队全体成员于下午赶赴十堰市“五河治理”之一泗河污水处理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学习。

聚焦黑臭水体,打造治理样本

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堰治水工程的发展状况,当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实地考察了泗河的水质情况和污染程度,发现治理前的河水存在污水横流、泥沙遍布、淤泥堆积等问题,经处理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实践队员们实地考察泗河的污染程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队员们来到了北京排水集团泗河污水处理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泗河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首先通过粗、细格栅等物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初处理,再利用生物技术使污水依次通过厌氧、缺氧、好氧区实现污水的进一步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经二沉池和接触消毒池后可达国家一级A标准,以待进一步处理和净化。

实践队员们了解泗河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污水处理生物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经处理后的尾水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了解污水处理末端工序——尾水水质净化工程

在了解污水治理的前续工程后,队员们来到泗河污水处理厂尾部水质净化工程基地探究尾水的净化处理过程。经过五河治理展示馆的参观,队员们对十堰市为治理“五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堰市政府坚持以“综合规划、重点突破、控存减增、标本兼治”为原则,以“前端截污治本、中端生态修复、末端提质达标”为总体治理思路,构建“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综合治理体系,解决了基础差、财力少、时间紧、技术难、施工难等问题,实现了各主要污染物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五河治理成效也被誉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样板。

实践队员们参观五河治理展示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最后,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员们熟悉了尾水净化的工艺流程:尾水自流进入提升泵池提升后流入高密度沉淀池,最终经紫外消毒达标后最终排入泗河。其中核心技术为高密度沉淀池,其由集成式絮凝区、沉淀区、污水浓缩区组成,在集成式絮凝区投加絮凝剂及混凝剂进行絮凝反应,絮凝区形成的矾花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尾水中大部分的TP、SS及部分有机物;沉淀池出水进入配水池,通过配水池分配到各人工快渗池进行二级处理,利用CRI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去除尾水中其它的污染物,尾水经净化后水质指标可达地表Ⅲ类水标准。队员们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深刻意识到了污水处理任务之艰巨,更加坚定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信心与决心。

尾水净化人工快渗池

实践队员们参观高密度沉淀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嘉洁 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将国家政策和思想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深入了解和贯彻执行,打造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付出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跨过了一道又一道雄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事实证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作为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学子,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读好有字之书;更要借着深入“车城”十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的机会,尽自己所能,树立环境保护的生态理念,读懂生态文明建设无字之书,进一步担当起身为交通学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将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长大学子的点点滴滴中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4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青岛学子三下乡 融食品安全于支教之中
青岛学子三下乡融食品安全于支教之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提升当地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让孩子吃的更健康营养。7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阳光虹子梦,为爱食品行”实践服务队成…
信息技术系暑期实践队开展追寻民族英雄足迹——参观郑成功纪念馆
为激发青少年爱国爱党的热情,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励行求是,精艺匠心”新青年下乡实践队于2019年7月17日上午9时30分,在观美文化礼堂组织“追寻民族英雄…
支教之行,收获多多
7月17日上午,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志愿之旅到此正式结束了。但这绝不是终点,只是由于时间关系给志愿者们按了暂停键而已。看着眼前的成果集,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公益培训团的志愿者,将是感触最多的吧。想起…
数计学院的领导到官渡中学为三下乡队伍送关怀
筑梦下乡行,关怀在身边。2019年7月17日上午9时,岭南师院数计学院党委李健彬书记、院党委唐洪浪副书记、院辅导员林韵老师以及辅导员代超群老师来到官渡中学,为岭南师范学院“筑梦红旅”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送…
心之所向·筑梦启航
灿烂的七月,是喜悦的!带着夏之梦,开启新的希望!这个假期,田体小学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携手合作,为小学同学们带来缤纷的学习生活。2019年7月14日,是星火实践队到田体小学的第二天。生活开始正常化,…
从实践中引发的思考
今天,我们早早就出发了,打算去新村那边去看看。单从地图上看,觉得新村并不近海,还担心白去一趟,但真正到那里之后,就看见公路边堆了不少蚝壳,我们觉得又有希望了。一路上走进村里,我们遇见了一些老人…
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2019年7月13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走访校友团志愿者们走访了位于安吉第三初级中学的副校长金杰学长。金杰学长是98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毕业后曾担任港口中学、第五镇中学、校分镇中学的体育教师,现担任安吉…
志愿的旅途,从不孤单。
志愿的旅途,从不孤单。2019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暂告一段落了,但暑期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巨大影响却没有到此终止。在轻松之余,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恋。小时候向往的支教生活,现在的真实感受,交织在一起,感受…
讲台上那无私奉献
今日清晨6时,我们随着校书记到官渡的展览室参观并且清洁,我们不仅把展览楼清理干净,还在展览室参观了湛江的革命历史发展,看到这些熟悉的国家领导人面孔不禁感慨:如果不是他们做出的奉献我们何来安定?如…
三下乡之感
今天是下乡第三天,首先我想用一句话总结我这一整天的心情——今天不再像昨天那么累。早晨6.15.分起床,整理完自己的内务,急忙穿上红色马甲,戴上沉甸甸的工作证,于是便开始进入状态,不算困,也不算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