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恩施7月17日电(通讯员 袁绍贤)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四年陪伴,在靠近天空的地方挥洒青春,让梦想在大山深处发芽。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升孩子综合素养、激发孩子的追梦热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恩施州“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于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车营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爱心支教活动。7月17日,志愿者特为当地学生开设科学实验课、传统声乐课、手工画画课等兴趣课程,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意识,一同与学生探索知识的奥妙。
开展科学实验 点亮儿童梦想
淀粉和碘伏巧妙结合、红黄蓝三原色的巧妙结合,构成了美丽神奇的世界,孩子跟着老师一同在科学实验里感受到科学的奥妙。“你们知道淀粉密性是什么吗?”在老师提问后,同学们踊跃讨论、各抒己见,课堂十分活跃 。淀粉溶液在小小的手中被勾画在白纸上,云朵、大树、小鸟……形态各异的图案凸显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师老师,我画了,但是我什么也看不到啊。”孩子们争着对老师说。
在接到老师发的碘伏溶液时,孩子们就已经露出好奇的神色,开始小心翼翼的试探,一滴滴慢慢将碘伏滴到画纸上,边滴边看看老师,生怕出错。“哇,我的图案出来了。”“哇,纸变蓝啦。”“老师老师,你看看我做的怎么样?”实验刚结束,同学们便将作品向老师展示,想要赢得老师的认同。老师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耐心讲解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原理,孩子们满脸好奇,意犹未尽,争着问老师下次实验的内容。
图为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满怀好奇,小心翼翼将溶液滴进量杯,细心观察奇妙的物理变化。通讯员 张艺鑫 摄
学唱土家民歌传承传统文化
自2014年起,土家族民歌已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让学生传承本族独特文化,弘扬民族艺术,志愿者们特地开设了“传统民歌声乐课”的兴趣课。
在老师播放音乐时,孩子们积极性高涨,迫不及待地跟着伴奏的唱起来;“妹娃要过河呀 金呀银呀嗦 是哪个来推推她撒……”小声跟唱到越来越大声,一遍又一遍,孩子们稚嫩纯净的歌声回荡在整个车营中心小学的校园里。
据了解,授课老师郝云刁就来自雅池坝村。他激动地说:“我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将本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给学生,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濒临消亡的问题层出不穷;虽然今天只利用短短一节课交给他们土家族的传统民歌《新龙船调》,但我希望我能用自己仅有的力量让孩子们记住土家文化的精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闪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加强我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志愿者以声乐课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乐曲韵律优美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本族文化的魅力。
图为传统声乐课上学生看着歌词大声传唱土家民歌。通讯员 张艺鑫 摄
奇思妙想绘画 彩笔勾勒未来
“老师老师,我最喜欢的科目是美术……”
孩子的眼睛跟随着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跳跃,看着图案逐渐鲜明,“老师老师,你画的是燕子”孩子们逐渐兴奋起来,迅速参与到手工课堂中来。渐渐地,白纸变成一个个小燕子展现在老师眼前。在老师的引导后,孩子们开始了独立创作,画他们自己的燕子,眼睛、嘴巴、羽毛、花纹……白色的燕子在一双双小手中开始栩栩如生。
“老师,燕子的羽毛怎么画啊?”“老师,我的燕子会飞起来吗?”面对孩子的问题,老师耐心为其一一解答,并对他们的作品加以鼓励。孩子们踊跃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程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授课老师张佳婧欣慰的说道:“孩子的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通过今天课堂,很多学生都更加踊跃地表达自己。我希望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图为课后学生迫不及待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通讯员 张艺鑫 摄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支教的时间虽然有限,力量却是无穷。爱心支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恩施州“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