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西华师范大学“牵手乡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旨在运用网络、技术等具体可行的手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方案,带动该村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假期陪伴、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结对关爱等服务,以学校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开展生动有趣的特色课堂,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习欲望,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不畏艰难。深入基层
清晨8点,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准备赶赴甘哈觉莫村开始一天的实践活动。从县上去村里,路途遥远,要1个半小时的路程,其中有一个小时都是在走山路,因为正逢雨季,山路十分泥泞,每走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但喜德的美景真的是应接不暇,有翠绿的连绵不绝的水稻,有热情的饭店老板,有行驶在溪流边的摩托车,有碧绿的溪水,有蔚蓝的天空……伴着美景,我们开心地唱起了校歌《云飞扬》,歌声萦绕,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正如李白《月下独酌》中所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苦中作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实践队员们上山,踏过泥泞的山路。通讯员 罗智猛 摄
一言一行,尽显感动
到了甘哈觉莫村,每个小朋友都很热情的给我们打招呼,他们挥着手,眼里满是期盼。在村办公室放下背包,一转身,吉利伍牛、何梅等几个小朋友拿着鲜花站在门口,腼腆地笑着。她们跑到何丽、刘茜、李强等几个队员的身边,将特意在河边采的鲜花送给他们。队员李强惊喜地说道: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花,谢谢妹妹。” 还有的小朋友为队员们献上了爱心画作以及满心满意的手工剪纸。一切尽在不言中,无言的感动让人忍不住涕泪,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犹记得,在14日采访中,孩子们风轻云淡的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们基本都没有家长带,都是在14岁左右就自己独立生活,家可能离村里的小学有3~4个小时的路程,每天早上都要早早起来赶山路。但他们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期待,对我们充满了善意。他们很纯粹,很单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主动和我们交流。其实他们不是比其它地方的孩子缺少一些自身的东西,而是缺少一些和外界的接触,而这些正是我们想要带给他们的。
实践队员们收到的鲜花。通讯员 罗智猛 摄
小小身板,大大能量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14岁的吉多阿木个子只有1米4,但身高并没有限制住他那颗热爱篮球的心。来自体育学院的队员曾饶明细心观察,发现了这一点,主动提出和他一起打篮球。虽然打篮球的场地很简单,甚至连边线和篮网都没有,但孩子们仍然玩得很开心。一方小小的球场,一个小小的球框,连接着彝族男孩和我们的情谊。阿木小小的身子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他的球技很不赖,每一颗球都能准确地命中,大家都称呼他为“男神”。他对队员曾饶明说:他有一个篮球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最爱的球星是欧文。不善言辞的阿木,用笑容温暖了这个小雨纷纷的清晨。
实践队员在和孩子们打篮球。通讯员 叶雨柔 摄
白驹过隙,记忆犹新
西华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喜德行,走近淳朴的彝族孩子,收获他们的善意。
这段经历足以成为青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41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