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临沂7月17日电(通讯员 李雅雯)战火纷飞的年代铸就的伟大女性,拥军支前的革命实践凝练了生死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山东省沂南县有一个展现女性力量光辉与伟大的地方——沂蒙红嫂纪念馆。2019年7月18日,山东工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笃行致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园笛 摄
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一行来到了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我们参观学习的心情十分迫切,穿过馆外风景如画的小路,来到了展馆。其主要由老民居改造而成,给人一种岁月沉淀而成的沧桑感。我们看到了古朴的农家院实景,石砌的台阶,高低错落的房屋,无不讲述着历史的厚重感。走入屋内,大型群雕塑像和保存年代记忆的革命照片映入眼帘,再现了当年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抚养革命后代、沂蒙大姐带领姐妹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肩膀扛着门板架起火线桥、拥军之前姐妹们做军鞋、碾军粮、烙煎饼、补军装、送郎参军、送子上前线的真实场景。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王换于、明德英、李桂芳、胡玉萍四位红嫂的事迹的展室,他们感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一块展板上写着:“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充分展现了千千万万的红嫂为国奉献的精神。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习红嫂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让这种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团队成员认真听取讲解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晓风 摄
展馆内还有很多场景都让人过目不忘,那种不怕死,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十分深入人心,也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其中有一个场景会让我们铭记一生:李桂芳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女子火线桥”的感人故事。木板那么重,河水那么冰冷,可这群巾帼英雄一点也不退缩,在冰冷的河水里待了一个多小时硬生生的扛了下来,一个团的兵力在她们身上的木板上顺利过河,她们光荣的完成了这艰苦的任务。她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部队的首长和士兵们,也深深地感动了来了解参观的后人们。这使我们心中的那份敬佩更加深重。我们还在展馆中看到了当时放在红嫂肩上用来渡河的木板,那块木板早已残破不堪,上面一条一条的裂痕更加展示了它饱经风霜的历程。木板虽残破不堪,但它身上所经历过的故事,仿佛又重现在眼前,湍急的河水,瘦弱的身体,是那样的引人注目。红嫂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一边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一边默默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捐躯的革命烈士们!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时被一位位“沂蒙红嫂”的事迹所震撼,以李桂芳为代表的 “沂蒙红嫂”,从抗日战争开始到结束,用诚挚纯洁的心灵、勤劳灵巧的双手,甚至鲜血与生命,诠释出执著而深沉的爱党、爱军队、爱家乡的“沂蒙红嫂精神”。在这些平凡伟大的女性身上,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畏艰险、顽强坚韧,拥军支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在红嫂明德英前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都可涵 摄
我们聆听了红嫂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个先进女性群体,更多的是一生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知的沂蒙红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红嫂精神,她们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是中国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
我们通过了解学习红嫂精神,自己对于沂蒙红色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于革命先辈们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到无比敬佩,要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身处和平年代,要更加珍惜身边的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学习中不忘投身社会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笃行致远”团队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园笛 摄
在游览学习的同时,我们不时对所见所闻中红嫂们的事迹发出由衷的钦佩,同时认真记录下各自的红色感悟。午后,我们进行座谈,抒发各自所感受到的沂蒙精神,对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表示由衷的赞美。相信“沂蒙红嫂精神”将与日月一样普照华夏儿女建设祖国,守卫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5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