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点亮沂蒙精神新地标,今天我们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来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弘扬红色革命。
刚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体现革命先辈们奋勇杀敌的雕塑耸立在纪念馆前,底座上“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几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雕塑身后两个外形为红色的三角形战旗建筑物便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纪念馆高19.47米,建筑外墙上镶嵌着194700颗子弹壳,两者均象征孟良崮战役于1947年打响。
孟良崮纪念馆门前景象。“访红色遗迹,扬革命精神”团队通讯员 尚勇锟 摄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
门厅正面是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战役厅以时间先后为序,展示了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支前厅展示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
在战役纪念馆内,解说员生动的解说带领大家走进硝烟纷飞的战场,感受当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场面。馆内丰富的图片、实物、视频资料为大家再现了当年孟良崮战役的全景。革命前辈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战争年代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爬满岁月痕迹的文物、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以及一个个制作逼真的模型,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当年充满枪林弹雨的战场之上,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走出纪念馆后,我们又参观孟良崮园区陈列馆、沂蒙情雕塑园、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景象。“访红色遗迹,扬革命精神”团队通讯员 褚洲洋 摄
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高7.75米,其中底座高2.75米,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
纪念馆后方是烈士墓区。墓区正中是粟裕将军墓骨灰撒放处之一,四周埋葬着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65名烈士的忠骨。其中,2700多座均是无名烈士墓。纪念馆右面是“沂蒙情”雕塑园。据了解,“沂蒙情”雕塑园东西宽203米,南北长219米,中心线长423米,取“山”、“水”、“胜”的首个字母形态,设计成了一个“S”形的大峡谷形态。两边山崖象征蒙山,中间河谷象征沂水,诠释着“民兵是胜利之本”的主题寓意。该园展现内容分 “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之深”“民兵团结胜利”三个部分,是由35组240个人物组成的雕塑群。雕塑采用圆雕、半圆雕、浮雕等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沂蒙气势恢宏的革命历程,真实地展示了兵民团结的巨大威力。
孟良崮纪念碑前景象。“访红色遗迹,扬革命精神”团队通讯员 杨闫涛 摄
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运柴火1700多斤。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我们接受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纷纷表示要学习并发扬孟良崮战役精神,感受到了孟良崮战役中军民的英雄气概,铭记光荣的革命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发扬革命先辈们不畏辛苦的精神,真正把先辈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不忘历史,记住血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红色遗迹,扬革命精神”团队临沂7月15日电(通讯员 杨闫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5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