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垃圾混合或分类的程度。在混合存放、倾倒的过程中,虽然节省了处置时间和存放空间,但是浪费了垃圾的价值。日光熹微,安徽师范大学垃圾分类调研团队的队员们已在学校门口集合蓄势待发。穿着鲜艳而富有朝气的队服,拿着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宣传单,队员们来到了目的地赭山公园。赭山公园晨练的老年人居多,这为调研队员们今日的宣讲面对群体定下了主基调。
整装待发的调研队员们
队员们在与老年人交流提问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垃圾分类并不了解,为了便于与他们的沟通,队员们将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筛选。在几个简要的重点问题中了解到,大部分受采访的老年人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芜湖市民,他们大都认为垃圾分类是好事,是有用之事。老人们虽然对垃圾分类了解不多,却很有热情,对于队员们的宣讲普及工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调研队员与公园中遇到的大学生进行交流
为了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队员们将目光转向了公园中为数不多的中青年人群。
在遇到的一行青年人那里得知,他们来自附近的一所高校,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垃圾分类了解不多,仅仅知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对于极个别知道四种分类的,也对细致分类方法的概念模糊不清,难以实际操作。其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高个子男青年对于垃圾分类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将可回收的东西做成工艺品或者是进行DIY是不错的选择。
一位来陪高二的儿子晨练的母亲说:“现在孩子学校里垃圾分类也是个热点话题,在我们家里面,虽然没有四种很清楚的分类,但是厨房垃圾和卫生间的以及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还是有简单的分开的,比如可回收的给保洁阿姨让她们处理掉。”
与这位母亲作别,队员们碰上了三个拿着羽毛球拍的小学生,她们十分害羞,但还是对于队员们的提问给出了回答。其中一个女孩很顺口地就报出了垃圾的四种分类,她表示,因为妈妈在上海工作,所以她很清楚垃圾要如何分类。
队员们在采访途中还遇到了一位浙江的游客,这位四十岁的男子戴着鸭舌帽,看起来很有精神。他询问了队员们所属的学校,并且告诉队员们浙江已经开始施行垃圾分类了。面对队员们的恳切提问,他感慨道:”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主要靠大家环保意识,要从小孩抓起,共同创造文明社会。”这位浙江游客对队员们的宣讲行为很是赞赏,告别时还向着宣讲队员们的背影比了一个大拇指。“安徽师范大学,真是好样的!”
在队员们所有的宣讲对象中,有一位最为特殊,他所属的群体始终奋斗在垃圾战争的最前沿,被喻为“城市的美容师”,亮橙色的马甲是他们最醒目的标识。他们身处要位,对于垃圾分类相比队员们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在采访中这位环卫大爷一边分装塑料瓶一边告诉队员们,“我平常在公园里扫的垃圾有很大一部来自于一些中老年人随地乱扔,与之相反,年轻人和小孩子倒是会扔到垃圾桶里。”接着,他又说道,“实施垃圾分类的阻力也可能在中老年之间,他们缺少分类和环保意识。要是垃圾分类政策下来,我们平时打扫公园的任务也会相应的增加许多,我也希望国家在实施新政的同时也能出台相应的一系列关于垃圾打扫的解决方案。”
一名宣讲队员在一上午的宣讲中总结道:“有些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途径也十分有限,但是他们对于垃圾分类这一做法都是表示支持和理解,年轻一辈的人有些虽然了解不多,但对我们的宣讲和解释也是会耐心听完给出反馈,这让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准备都是值得的。”
队长在返校的路上如数家珍地回忆着今天的见闻,“天气再热也抵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集思广益,我们的芜湖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6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