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千年花香、品千年枣蜜、尝千年贡枣、赏千年生态、听千年故事、悟千年神韵”。沿途追寻着这些标语的足迹,山西师范大学“下乡惠农,将技就稷”小分队的队员们来到了有“板枣之乡”称号的稷山县稷峰镇姚村。
枣乡姚村欢迎您
走在进村的大路上,远远望去“枣乡姚村欢迎您”几个大字,与环绕在姚村周围的枣树交相呼应。不禁让小队员们憧憬接下来要在姚村开展的三下乡工作。带着这份憧憬,我们走进了姚村。书记已经早早的在村委会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向书记汇报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书记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
姚村村口“枣乡欢迎您” 通讯员孟丹萍摄
板枣甜满了百姓心
据书记向我们介绍姚村位于稷峰镇西北方向,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个居民组,787户,3400余口人。全村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板枣面积4500亩。姚村板枣皮薄、肉厚、核小、甜度大,尤其干枣可以拉丝,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药用价值特别好,干枣比鲜枣更滋补。同时姚村专注板枣种植技术,借助稷山县枣业发展服务中心、山西农业大学专家等专业力量,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夜校等方式,传授板枣种植知识,提高板枣种植质量。同时也注重多种销售渠道的拓展以及销售物流的建设,使得板枣走出去面向世界。开展蜜枣深加工;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建成由万亩枣园形成的“百枣岭”“观景台”“山西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涉足枣蜜加工、枣树盆景等更多领域。姚村共有6个枣树加工企业,对板枣进行科技示范种植、冷藏保鲜、科研开发、规模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加工,形成了“种植——采收——烘干——储藏——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后稷故里板枣园,万树秋霞枣红天。”姚村,这个曾名云水庄的小村庄,因为千年板枣而闻名遐迩。板枣不仅充实了村民的口袋,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打了坚实的基础。
书记向队员讲述当地的种植情况以及特色文化 通讯员张倩摄
书记向队员介绍板枣的独特文化 通讯员张倩摄
文化浸润美丽乡村
“农民书屋”“文化墙”“姚村开心俱乐部”等种种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农民书屋”剪纸、毛笔字、对联等各种作品映入我们的眼帘。书记讲到,所有作品均为村民在冬季闲暇时所做。每有盛大节日,老人们围坐一团。用剪纸、毛笔字、对联等来表达一年来自己对板枣丰收的喜悦。“文化墙”上记述了姚村的历史、板枣规模的发展。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一句句令人警醒的家训,深深的刻在了小队员们的心中。“姚村开心俱乐部”每逢重大节日、庙会,人们组织多彩的文艺活动。人们将自己与板枣的故事融入了自己的歌声、舞蹈与话剧中。板枣装满了人们的口袋,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交织在姚村,共同构成姚村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局面。
村书记带领队员参观农民书屋以及村民的文化作品 通讯员王子璇摄
村书记带领队员参观文化墙,感受当地的发展历史 通讯员孟丹萍摄
村民正在为建军节的节目紧张地准备着 通讯员王子璇摄
村委踏实团结干实事
该村坚持走“强党建、带产业、谋幸福”的发展路径,挖掘板枣产业文化,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特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全面加强。村中坚持落实“七化”党建工作法,树立新时代品牌。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机制。“一约五会”工作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村书记告诉我们十几年来,村委的团结是他们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村中每年为村民办7件好事,带领村民走向新时代新农村。
村书记向队员介绍村委的制度建设 通讯员王子璇摄
百姓脱贫致富享生活
姚村板枣每年创造产值可达4500万余元,村民年收入达到了12000元左右,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截止到今日,村中仅剩一家贫困户,基本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繁荣局面。板枣不仅给村里带来了经济收益,在这里,人们还把它当做丰年的养生果、五谷外的“第六谷”,称其为“福枣”。稷山不少的风俗民情,都与板枣息息相关。结婚时人们会用板枣祭祖,乞求早生贵子;过年访亲拜友会蒸枣馍,给老人做寿要用板枣做寿糕、寿桃,寓意福禄寿喜早发财;妇女生小孩后要喝板枣熬的“月子汤”。这里的人,几乎家家都会蒸枣馍、熬枣汤、切枣片、酿枣酒、捂枣醋、泡枣茶、做蜜枣、腌醉枣。姚村人淳朴的民风就是在这板枣的甜香中孕育和形成的。
队员向村民普及十九大关于农村的新政策 通讯员孟丹萍摄
队员与村民讨论普及种植板枣的相关专业知识 通讯员孟丹萍摄
欢迎您再来枣乡
随着一天走访的结束,队员们深深的被当地独特的板枣文化以及村干部对村民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姚村的板枣不仅是获得收益的一种农作物,更是一种深深扎根他们内心的乡愁文化。我们相信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记得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板枣印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8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