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上午,草业与草原学院赴延安筑梦寻访实践团来到了延安新闻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延安新闻纪念馆,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馆名为马文瑞题字,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最初成立于1986年10月24日,之后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建设了新馆,于2004年9月30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其建成意味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走进新闻纪念馆,里面陈列的都是最具延安新闻精神的物品。纪念馆为上下三层,陈列共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我们首先面对的是展馆序厅。序厅天顶中央的五角星图案外围环绕着一圈圈天蓝色线条,就像有一组组清晰的无线电波,从五角星中央发出,传播到整个天穹,这意寓着党的声音通过新闻机构传向全中国。序厅就像一个独具特征的引导者,把我们带入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在延安的初创时期。我们在展厅二楼北侧,还看到了复原后的当年清凉山上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窑遗址。这些向世人证实这是一种将职业精神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信仰,是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用血肉之躯凝炼的精神内核,如同一盏引航的灯塔,在茫茫黑夜中照亮前行的方向,指引着后来者前赴后继,勇往无惧
通过此次参观寻访,我们重温了战争岁月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像解放军报记者李鹏说:“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挽起袖子调查,脚粘泥土采访,心无旁骛思考,笔端才能蘸上情感,镜头才能捕捉真实,作品才能彰显价值。”新闻纪念馆的存在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再现了一段光荣的历史。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发扬新闻工作者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为新时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队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0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