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两部,面积广袤,生态繁盛,钟灵毓秀,但人均资源少,先天不足让卢氏长期饱受贫困之苦。作为红25军曾浴血奋战之地,卢氏县见证了新中国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伟大奉献,也传承着宝贵的红色精神遗产。
郑州大学“医路远航,爱心郑扬”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观核心价值、积极投身“十三五”建设,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争做“六有”大学生,并通过进一步普及基础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医改新动向来提高农村基层居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在实践过程中,卢氏县朱阳关镇大鲵湾村村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令实践队员们动容。初进大鲵湾村,就看到一户人家和几分田地,一位阿姨正在田中锄禾,地虽不大,但阿姨干的起劲,伴着夏日的润雨,荒秽除尽,生机待发。在随后的深入走访中第一书记告诉我们,卢氏县八山八水一分田,纵然天生不足,广大劳动人民一双双巧手,一把把锄头,一代代传承,用真正的“愚公移山”精神,再造好山好水好田地,拼搏出了属于卢氏县人民的伟大财富,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百折不挠,踏浪前行。
卢氏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客观条件不足挡不住党政民建设家乡的诚挚热情,他们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希望就用双手拼搏出希望。为了改变卢氏县人均耕地少,土地环境差的自然资源现状,村民们开辟出一条种植食用菌的新路,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销逐渐成为大鲵湾村重要的经济来源,种植食用菌的黑色大棚走进了家家户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安于现状不是大鲵湾村民们的信条,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带领广大村民致富,部分村民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把食用菌销售产业链做大做强。村中的刘海江大哥就是蘑菇深加工产业的先行者,为了解决传统食用菌种植业生产利润低,产品保存性差等弊端,他召集村民们将蘑菇分类、剪根、加工、分销,不仅直接将产品加工升值,还招募村民在农闲时间打工帮忙,增加村民收入。采访时,刘大哥眼中尽是对未来的畅想与憧憬,他不绝感叹着:“政府帮扶我们,我们自己更要自力更生,我们要争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早日努力奔小康!”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已然深入人心;大鲵湾村政府扶助,百姓奋斗的村风民风蔚然成行。
调查村情的路上,几排太阳能发电板在苍翠山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惹眼。后来我们得知,太阳能发电板均是政府援助大鲵湾村所建设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利用新能源等新兴产能产业帮助大鲵湾村,政府在大鲵湾村建立的太阳能发电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为村容村貌和基础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可见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郑州大学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通过组建重点团队、实施专项计划和进行项目竞赛,切实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用专业视野发现问题,用学术思维分析问题,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共组建本科和研究生校级实践队76支,院系级社会实践队199支,其中卢氏县定点帮扶团队20支,赴卢氏县11个乡镇,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等开展实践活动,他们肩负着青春的使命和母校的寄托,奔赴基层,学以致用,将科技、文化、医疗等知识带给了当地民众,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央广网、大豫网、《郑州晚报》等各大网站、媒体争相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2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