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鸡,走进凤翔,做泥塑守护者
——“中国泥塑第一村”实践与访学
2019年7月20日,西安工业大学文化遗产邮递员实践队在刘雷波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具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美称的六营村,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泥塑艺术,始于先秦,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历经千年传承。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其流传于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据泥塑大师胡先生介绍,随着泥塑马、泥塑羊登上生肖邮票,特别是凤尾鸡成为央视春晚的吉祥物,六营村泥塑的影响力空前高涨。而凤翔泥塑是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泥塑工艺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一代代传统手工艺人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走进凤翔泥塑世界,体验老工艺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同学们与老工艺人交流学习,并参与了泥塑的实际制作。


如今,凤翔泥塑已走入千家万户,并作为传播文化和友谊的使者跨出国门,远销海外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脱胎于黄土,却有着千姿百态的灵魂。在胡新明先生的艺博园中,感受一代代人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守;在泥塑村,感受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2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清明移风易俗,启迪幼小心灵”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黄柳云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春启华章·星耀聊大”学生表彰典礼。下午两点,在激昂的……
俞颖 李如玉 唐嘉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启新章”团支部朗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青春为题,或激扬……
郭瑞晗 邢璞轩 王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中通幼儿园开展“探秘文字源头,点亮萌童慧光”社区实践活动。……
刘伊蕊 韩会鑫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以春日为主题,引领着参赛者们以春日为笔,传递生命……
梁雨晗 俞颖 李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
李如玉 黄柳云 陈祥莹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3月5日是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文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于志愿服……
俞颖 唐嘉振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桥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3月26日至28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胡明洋、徐……
刘伊蕊 李文娇 聊城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