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南京“黑市”:深夜开市天亮消失 至今300余年
导语: 白天,“侉子窝”里冷冷清清,街道两旁并没几家像样的店铺,但是到了晚上,交易开始,夜越深则越热闹。即将破晓时更是抵达巅峰,街两旁地摊一个接一个,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嘈杂至极。
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就曾说到“黑市”:那里深藏地底,人魔混杂。
夜深如墨。
一处街市中,数盏烛光亮起,昏黄的一方之地,几个黑影飘荡,随后又是几个黑影加入,一切无声。不久,愈多烛光加入,星火点点,墙上人影瞳瞳,漆黑街市渐渐明朗,两边路牙,数百小摊一字排开,货物玲琅满目,车马穿梭其中,叫卖声嘈杂,犹如白日闹市。
几个时辰后,晨曦微亮,几声鸡鸣后,一切突然寂静。数百小摊一下消失,街市空旷不见一人,“闹市”荡然无存。
犹如恐怖小说中描述的阴森“鬼市”。
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南京,这个市场真实存在,在当地,它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称——“黑市”。
近日,一本名为《南京百年城市史》的新书出版,揭开了“黑市”的隐秘身世:早在明末清初,南京就已经有“黑市”存在,距今300余年。
“黑市”究竟在哪?为何存在,谁在买卖,又有多少背后故事?
蛛丝马迹中,凤凰江苏开始寻找神秘的南京“黑市”。
南京“黑市”南起王府巷,北到崔八巷,西至宫后山,东临高井街。
黑市上的“蒙面买主”
南京“黑市”,最早起于明末清初。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紫禁城,崇祯帝吊死北京煤山,大明王朝灭亡。随即清军入关,兵荒马乱下,北方大批王室贵族、高官商贾纷纷南逃,而有着长江天堑的南京城,自然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据《南京百年城市史》记载,这批北方难民在南京失去收入来源,带来的金银也很快用完,时间一长,这些人坐吃山空,只能靠变卖家里的物品来维持生活。不过,他们虽已落魄,但因为都是有些头有脸的人物,无法去当铺变现或是沿街叫卖,于是只能等到天黑,带着物件去市场变卖,然后趁着天没亮的时候赶回家中。
“黑市”应运而生。
有趣的是,即使是漆黑的深夜,这些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怕被人认出,有些人甚至还脸遮面纱,蒙脸交易。
资料记载,最早的“黑市”是在城西的水西门一带,此后慢慢东移至朝天宫附近,甚至在北门桥也有“黑市”交易。
明末清初的“黑市”,生意兴隆,人流如织,一度成为南京城繁华行业。出入“黑市”的不仅仅是达官显贵,更有寻常百姓,甚至小偷小摸得来的赃物,也混入“黑市”交易。
曾经进行过“黑市”交易的堂子街。(彭铭/摄)
如今的堂子街。(彭铭/摄)
黑市“黑话”专宰新手
朝代更迭,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南京战事颇少,又加上成为“首都”重地,一下吸引了周边大量的难民。
没有政府管辖的“黑市”也因此繁华。当时整个市场的范围,南起王府巷,北到崔八巷,西至宫后山,东临高井街,因为来买卖的双方都是一些“难民”,他们被南京人称为“侉子”,因此这片地也被叫做“侉子窝”。
白天,“侉子窝”里冷冷清清,街道两旁并没几家像样的店铺,但是到了晚上,交易开始,夜越深则越热闹。即将破晓时更是抵达巅峰,街两旁地摊一个接一个,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嘈杂至极。
街边的几家茶馆,白天没什么生意,到晚上是高朋满座;人群中还有不少小吃摊,煮山芋、桂花汤圆、稀饭发糕、烧饼油条应有尽有。
黑市货物也是极多,甚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有。《金陵旧颜》一书中,就收藏有刘士穆所写的《南京的黑市》,文中记载:什么打字机、铜铁窗、沙发、写字台、抽水马桶、浴盆、书籍,以及一切外国人家里可以见到的东西,无不在黑市上出现。胆量大的人,身边带了几十元,往往买了价值几百元的东西回来。
但几十变几百的买卖,都是老熟户,新手去黑市往往吃亏。
据老南京人说,去了千万不要问价,因为问价就一定要买,有时两元的货物两毛卖你,但还是赚你钱。其他如假钞或者骗子就更不要提了,黑市中经常能见到,因为坑蒙拐骗几乎天天发生,当时曾经流传着“黑市黑,天黑货黑人更黑”的民谣。
不过,如果你是老资格的旧货商,买卖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一笔交易,三言两语就可决定,不过你得懂得他们的“黑话”,譬如“枝花”就是“十”,“土百波”就是“二百五”诸如此类,但如果不懂,那就等着挨宰吧。
附近的安品街上依然多是古玩店。(彭铭/摄)
很多是小偷当天偷来的东西
南京解放前夕,“黑市”交易一度出现热潮,每天晚上摸黑交易,直到第二天早上。
当时的售卖方式除了直接在“黑市”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以外,还出现走街串巷收旧货的“挑高箩”担子和身背褡裢,收购首饰珠宝、钟表古玩的人,他们登门收货,转手交易,从中谋取利益。
今年70多岁的古玩收藏家戚先生说,自己就是在堂子街一带长大的,十多岁开始就在“黑市”上淘东西。
已经头发花白的他,聊起在“黑市”上淘古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都是用手电筒照着,你这个多少钱,最低多少,都是这样。”他说,“那时候家里穷,也是迫于生计,去‘黑市’上淘点古玩、瓷器来卖,赚点差价,补贴家用。”
他回忆:“其实还是可以买到很多很好的东西,如果是那种没落家族拿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好的,但是要淘。当然还有很多是另外一种情况,很多小偷都是当天偷来的东西,不带回家,直接拿到这里,大多非常便宜。”
戚先生说,像他这样去“黑市”上淘东西出来卖的人,还有很多,大多也都是为了生计。要么是淘点东西出来卖,要么是去淘点便宜的生活用品。
不过,1949年南京解放后,因为“黑市”破坏市场秩序,加上盗窃和抢劫案件频发,市政府进行整顿,清理了从业人员,组建了摊贩同业公会。1953年,又将“黑市”改为白天营业,专设了旧货市场,严禁黑夜交易,持续300多年的“黑市”终于成为过眼云烟。
“文革”后,南京的夜间交易一度在朝天宫出现,但大多只是一些古玩字画,所有“黑市”之名,但再也不见当年的盛况。
而今,“侉子窝”一带也成了一条条街巷,商铺林立,街上车水马龙,夜间华灯初上,更是流光溢彩,繁华似锦。
南京“黑市”,消逝在时代的变迁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