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学院:延安市志丹县塔庄之行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张佳

2019年7月15日早上7点,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步行前往志丹县附近的塔庄村,5公里的路程在队员们的欢声笑语中很快就过去了。

队员们来到的第一家,阿姨说,他们来自榆林市,现在所居住的房子是租的,因为志丹当地原油产业较发达,所以来到当地打工;这家的小孩子在县上读书,需要家长接送,不是很方便。她家以奶牛产新鲜牛奶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离开时,遇见了一位前来买鲜牛奶的石油工人。从他口中得知,塔庄村200余人中,大部分是外地来务工的石油工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油工人很热情的和队员们交谈,从谈话中,他告诉实践队员们他已经在当地工作了近20年,了解塔庄村的基本情况,并带着实践队员去到了第二家。这家的居住的是传统的石头窑,叔叔告诉队员们,这几孔窑洞已经建了30年,窑洞呈横向分部,一座窑洞的洞口数量是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所决定,队员们参观了窑洞,感受到了窑洞厚重的情感和文化;墙上的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旺,更代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在叔叔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他家的大棚内,棚内的作物以蔬菜为主,蔬菜在成熟后会到志丹县城卖;但今年的天气比较干旱,作物生长比较缓慢;当地的用水来源是由国家统一打的井,水量有限,不足以灌溉作物;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担忧。几块土地并不很多,如同一本薄薄的书,可是要用整个生命去阅读 。

到达下一家时,阿姨正在给园子里的菜浇水,队员们在帮阿姨做完地里的工作后了解到,当地人们的收入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再加上国家的津贴,基本能贴补家用,由于地处志丹县城附近,交通医疗也较为便利,但是高消费低收入的问题还是比较显著;村里人的基本物资都需要去县城采集。

继续向前,队员们遇见了在村子小卖部旁乘凉的人们,通过和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窑洞的三种款式:砖窑、土窑、石窑,人们现在居住的以砖窑为主,更多的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选择修建平房;随后队员们发现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面都有一对陶瓷的鸽子,表达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当地村民提出在石油的开采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出现了问题,深层化学物质的浸透会造成轻度水污染,当地居民普遍反映碱含量较大,饮用水口感没有以前甘甜,当地政府针对这个现象对居民的净水设备做了一定的措施,但影响很难完全消除。

随后,队员们在一名热心的石油工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朱家湾采油队开采基地,经过他们的允许后进入油田开采的现场,石油工人热情的向队员介绍石油的开采以及加工的过程,因为在油田进行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他们会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的预防;谈及收入问题,在交完五险一金的情况下,工资还有不错的收入,工人告诉队员们,自己喜欢新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他们良好的心态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让队员们受益匪浅。

5小时的实践调研在交谈声中接近尾声,经过这次的经历,队员们既了解到了塔庄村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又收获了来之不易的经历、锻炼了自身的能力;队员们希望之后能去到更多的地方了解居民的需求,为“助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3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外国语学院】“阳光”下的孩子,“风雨”里的大人
生活虽苦,仍以微笑待人;内心坚定,为梦想努力;诚实坦荡,坎坷路上收获成长。他就是来自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中心完小二(3)班的罗兴峰同学。7月17日下午,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
十分难忘的一天
在长坡小学的第七天,支教的第六天。因为昨天下午的暴雨,冲走了夏日的酷热,所以早上的天气很凉爽。瑟瑟发抖地盖着薄被,发现已经抵御不住寒冷,只能起床了。今天又是早起晚睡的一天呢~水管里流出的水带着…
丝丝细线,环环相扣,浓浓情怀
为积极响应国家开展“腾飞中国、辉煌70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019年7月21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梦·相随”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开展以“情系中国结,扬我中国梦”…
常忆劳作苦,常思生活甜
常忆劳作苦,常思生活甜据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报道(通讯员:宋艳婕张晓玮林钟灵),7月21日,“四叶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郭镇磨石山村“义启推磨”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体…
“三下乡”之象湖节水护水宣传
畅游象湖宣传节水护水--郑州水情的调查评估与宣传保护实践队为了了解象湖水资源的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广大群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队来…
舍不得离开的早上
两天因为特殊原因,我需要暂时离开“三下乡”基地——秀观小学。在与小朋友们相处了几个白昼之后,突然间离开他们,我很是不舍。离开前一天,我怀着犹豫又有一丝试探地对他们说:“老师明天要离开了。你们会…
依依不舍
今天是下乡的第七天,越发沉重的感觉把我压的死死的。好奇心早已被不舍掩盖了,剩下不愿离开的眼泪。一次又一次送孩子们回家,一次又一次心里像刀割一样。今天我又去送孩子了,送到路口,送到家长手上,甚至…
湖师大教科院赴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完全小学暑假社会实践团开展“趣味生物知识”课程
(通讯员李璇张宇畅崔青山)7月1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赴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完全小学暑假社会实践团在牛田镇完全小学四年级班级开展了“趣味生物知识”课程,由实践团的何泓亮担任授课老师…
“赣榆方言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小队首次调查活动成功开展
7月20日,“赣榆方言研究”团队外出调查小组6人第一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成功开展,本次外出调查活动在赣榆区青口镇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赣榆方言”为中心,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田野调查,从而对…
【实践纪实】集大学子赶赴舟山渔都扬帆,助力海上枢纽智航兴舟
为引导新时代航海青年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深刻感受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深化同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7月17日,2019年“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