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泉州晋江市东石镇乡村振兴”团队的一员,我于2019年7月16日来到“中国伞都”——晋江市东石镇。从7月16日到7月19日为期四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充实的、圆满的,同时也赋予了我更深的意义。
晋江市东石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闽南重点侨乡。东石镇是福建省11个现代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与金门隔海相望,面积65平方公里,海岸线28公里,自古海运发达,纺织业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仁和之乡”之誉。
东石镇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其中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潘山村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潘山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党员争先,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改村里路少、路窄的发展困境,村领导积极引导村民让地修路,村里掀起“让地、借地”新风尚,百余户村民用实际行动支持村庄建设发展。有了让地修路的村规,借地绿化、拆房让地等举措,有了可实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多方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潘山村建设日渐上了轨道。
同时潘山村的文化建设也一直紧跟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潘山素以木雕传统工艺之乡,技艺传承可追溯到明末或更早时期,精工巧匠代代传承,大师技艺作品林立。在潘山人的不懈努力下,木雕工艺已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既浮躁又快节奏的社会中,能够沉下心专注做一件事情实属不易,潘山匠人只因心中的执着而坚持一生更是尤为珍贵,从容独立、摒弃浮躁、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大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潘山的匠人有匠心,秉承工匠精神,个个工艺精湛,手把手心连心,造就了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成为了潘山木雕技艺的接班人。他们将为非遗传承地、省木雕之乡的潘山书写新的艺术篇章,引领潘山木雕行业再创辉煌。
潘山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和谐营造、乡村风情传承、乡村经济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路建设、卫生整治、景观构筑等人居环境改造,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团结和谐的村民关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乡村的建设发展需要领导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政府的工作。晋江东石镇许副镇长说道:“没有文化的振兴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应该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东石镇的经济发展。践行“工匠精神”,大学应当“排头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并弘扬工匠精神,并以严谨、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4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