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老师演示化学实验)
2019年7月21日下午,零点社会实践队在谢鸡一中开展化学文化节,以发扬化学化工学院特色,将化学知识传播更广。本次文化节准备了趣味实验:制作叶脉书签、不安定的卫生球、烧不坏的纸巾、制作漂亮的熔岩灯、白醋写密信、小苏打吹气球;更有化学模型展示和化学知识竞赛。
众多新奇的实验让同学们目不暇接,老师们按顺序展示了各个实验,为同学们揭露原理。
加热用氢氧化钠浸泡的叶片,刷掉叶肉组织,即可将叶片制成精美书签;染上颜色效果更绚丽,在实验中了解叶片结构。在白醋中添入小苏打,杯中的樟脑丸开始“不安定”,浮出水面;与汽水的中的气泡原理相似,杯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气球中装入纯碱,扣于装有醋的瓶子上,纯碱和醋相遇,产生二氧化碳“吹”大气球。
(学生亲自尝试化学实验)
用水浸湿的纸巾倒上酒精,点燃后纸巾毫发无损;这是由于纸巾上产生了酒精层,燃烧时只会失去水分。蘸上白醋画画,晾干后用火烤,透明的纸上显出“密信”;原来是白醋在纸上形成一层燃点较低的薄膜,烤焦后才会显现。密度的差异致水油分层,用色素为水染色,加上含有小苏打的泡腾片生成气体,灯光照射下就是一个漂亮的熔岩灯。
老师还展示了各种分子的化学模型,有止痒杀菌功效的苯酚、形似三轮车能做肥料的尿素、状似小狗的乙醇、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展现自然力量下的奇妙排列。
教室里化学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化学元素的猜谜和脑筋急转弯,“钛”是金先生的夫人、“镁”是华盛顿的货币;同学们积极抢答,黑板上同学们的比分你追我赶。遇到答不出的问题,公布答案后,台下传来一阵顿悟声,同学们在游戏中记住了化学知识。
化学文化节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一个有效渠道,从大量实验和讲解中,现场观摩实验操作,理解表象下的原理;在竞赛中深化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将知识吸收。所谓在化学文化节中受益良多,感受化学独特的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5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