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耕地湿旱两重天,呈现两极分化?为何?”一群大学生带着疑问正在前往目标地点的路上。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青马·逐光”社会实践队在陆丰市河东镇对螺河流域的水源周边生态系统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
“青马·逐光”实践队前往陆丰市文化中心
据悉,为了进一步响应“河小青”护河志愿行动,唤醒大家对螺河水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乡村水源地污染治理、水源地周边生态调研、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本团队严格挑选数名专业的研究性人员组成“螺河调研小组”,并经过精心规划相对应的调研行程和调研节点,以“点”引“线”,加大对水体周边生态系统的研究。
队员李万灵正在检测水质
其中调研的方式分为:实地勘察、拜访访谈、问卷调查、翻阅资料等四个方面,广泛运用课本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科学有序的开展本次活动。并且邀请了专业指导老师宋华旭负责全程跟踪带队,确保调研成果卓有成效。
队员廖怡慧正在查找关于螺河相关历史资料
队员们正在参观水力发电设备
上午9时许,调研组队员们沿着螺河的防洪堤坝开始往下游漫步进行实地勘察,勘察了河道两岸湿地与耕地的利用率。并且,通过调查问卷的填写,以民意调查的方式,进一步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部分耕地引流灌溉不均匀,致使水源利用率下降,村内农产作物产量消减,成为了阻碍该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实地勘测陆丰半湾水闸站
下午,调查成员们又来到东海镇螺河两岸进行深入调查螺河保护状况,偶遇一位退休干部徐老正在垂钓,队员们经过访谈相关内容,得到了许多有效信息。据老人说道:“我时常来这里垂钓,螺河水质经过前段时间河长制的落实,水体情况都得到改善的,唯一问题就是水引不进田,很多田都因此荒废了。”当被问到前几年螺河水质情况时,他表示之前的河道污染严重,各种各样生态问题暴露,但多得政府的近期高度关注当地水域治理,并明确落实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情况得到改善,整改过程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老人与队员们分享自己对螺河近年来的发展看法
告别老人后,调研组继续前往了螺河流域东岸的水力发电站堤坝。当地的值班人员友好热情的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当地著名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东岸电站”,并用精简的语言解释了水电站运行的工作原理与日常的监测情况,水电站在班监控人员蔡先生说道:“至水电站建起和河长制的落实,本地的电力资源得到优化,螺河的水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简陋,河水无法流经各处乡村田地”。
当地堤围管理所工作人员带队员们参观螺河沿岸堤围
队员们为老人细心讲解了调查问卷填写步骤
调研工作进入尾声,螺河附近的老人及孩子积极配合填写调查问卷,反映了当地居民时刻关心母亲河的积极态度,同时调研结果也反映了当地河流引流灌溉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改善和改造,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的新型农村仍在路上,更需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5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