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是躺下的路,路是竖起来的碑”-天山深处的守墓人

来源: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作者:染指

在独库公路的前半段,有一个地方叫乔尔玛,那里有一座烈士陵园,安放着168名为修建新疆天山独库公路而牺牲的官兵战士。守墓者叫陈俊贵,而那部让中国人为之感动、流泪的作品《守望天山》的主人翁便是他,他为建设这条天山之路而牺牲的战友义务守墓20多年。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2013《感动中国》陈俊贵颁奖词

7月18日下午,长安大学赴新疆“访沙漠公路,强国之交通,守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烈士陵园,并有幸得到了与陈俊贵夫妇交谈的机会。

守墓老兵-陈俊贵

他们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没有过多的言语,看起来并不起眼,老实巴交的在烈士陵园门口摆了个小摊。要不是司机师傅告诉同学们,同学们绝对不会知道他就是为战友守墓的守墓人。

一位老兵的守候

“我这一辈子,做过一件最大的错事,就是吃了四个战友们最后一个救命馒头;但是,我也做对过几件事:一是当了兵,二是娶了个好老婆,三是在这个烈士陵园守墓。”三十多年前,部队在天山修路,遇到大雪封山,官兵在雪山里弹尽粮绝。陈俊贵等四个战士奉命求援,在雪地里走了三天三夜。在最后关头,班长郑林书命令陈俊贵吃掉最后的馒头,而自己壮烈牺牲。陈俊贵腿部冻残,复原后带着妻儿重返天山,为班长及逝去的战士守墓,而这一守,便已过了二十六年。

实践队员与孙丽琴在乔尔玛烈士陵园合影

这么多年,您们回家了么。

“没有,”陈俊贵的妻子孙丽琴说到“我老家是吉林省前郭县的,从随着他(陈俊贵)来到新疆,就再也没回去,父母去世也没能赶回去。想家?咱说心里话,30来年了,能不想家么。以前每次我想家都在半夜一个人出来偷偷的哭,现在老了,没眼泪了,哭不动了。”她擦了擦眼角:“你问我有机会还会回家乡么,我在这待了近30年,舍不得这群战友们,有机会的话我只想回去看一眼,能看一眼就好,我这辈子就扎根在战友旁边了。”

通往天山深处的路

197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修好这条天山公路。为此,数万官兵奋战十年,1983年9月,一条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南北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全长561公里的独库公路建成通车。

实践队员在独库公路

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对于沟通南北疆交通、增加各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缩短南北疆的运营里程、活跃经济,以及巩固国防,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独库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了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其驾驶难度可想而知。但沿途风景只能用神奇来形容,从古龟兹王国所在地库车向东北方向沿国道217线前行,独库公路就开始一层层剥开它的神秘。沿途可欣赏火红干燥的克孜利亚山地景色,神秘险峻的峡谷风景,天山腹地茂密的植被和游牧风情及浩瀚的草原景色。正因如此,它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

这也是一条英雄之路。当年的筑路官兵,硬生生地在“不通”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在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在长达9年的公路建设中,有上百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他们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当年并没有任何工具,全部都靠一双手。”陈俊贵望着远山,山尖的那一抹白似乎也承载着这段壮阔而又不敢回忆的岁月。“手里拿着什么?铁锨、锤子。一锤一锤凿下去,再放炮炸,背上背着背篓运(石头)出去,物资工具都是背进来的。这条路,要是放到现在,肯定不会这么费力,更不会牺牲这么多战友啊!”

一条路,一辈子

在谈到未来时,陈俊贵看的比每个人都豁达:“回到天山脚下,就是为了一个情字。快30年了,我自然是扎根在天山了,就连我儿子,他也在这里,我们老两口没了,这墓就给他来守。他跟你们学的一样,后面这桥就是他参与建成的。”陈俊贵指着不远处两山之间的一座桥,谈到儿子,他满脸的自豪。

实践队员与陈俊贵合影

陈俊贵为班长守墓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每年慕名前来祭拜英烈的游客络绎不绝。每逢“清明”、“八一”,都会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前来打扫,陈俊贵均细心做好接待和展览馆的讲解工作。

草长草枯,风起雪落,三十年的雪雨风霜,早已让曾经那个英俊的东北小伙变的一脸沧桑。清贫孤独他都不怕,只要守在战士们身边,他的心也就踏实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5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7.20队长团付佳丽心得
早晨随着校园铃声的响起,古榕树下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立马从床上坐起来,睁开眼睛,睡眼惺忪的刷牙、吃早饭。我们还没收拾好孩子们就陆陆续续的敲大门,让我们领他们上课,可见他们对知识亦或是他们对第二课…
不一样的感动
时光冉冉,转眼间我们已经来到大宋村十二天了,一切都是那么得井然有序,孩子们由最初的调皮到现在的懂事,由最初的不理解老师到现在的很听老师的,由最初的只为自己着想到现在的互帮互助,这离不开老师们的…
“支教招新,携爱起航”——长沙医学院“杏韵芳华”三下乡支教组扬帆招新
7月15日上午,“杏韵芳华”社会实践团队支教组队员前往附近居民区,开展暑期免费教学招生宣传活动。在招生活动过程中,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询问情况。很多家长提到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不希望孩…
指尖传爱,情系你我
春至花如锦,夏来叶成帷。然而成帷的绿叶并不能抵挡夏日的好奇心,它悄悄地探进这一间小小的教室里。2019年7月20日10时50分,孩子们的手语课就在这暖阳的见证下开始了。“这节课我们上手语课,要学《让爱传出去…
华水,关注儿童文化艺术环境建设,黑白墙绘之行
2018年7月7日,上午8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绘新志愿服务团来到贾岗小区的星苑美术教育,利用假期时间和星苑美术教育的小同学一起制作墙绘。在与老师进行了短暂的沟通交流之后,我们决定了此次墙…
7.19队长团彭程心得
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的思索我参与大学暑期三下乡已经进行好几天了,在这几天里我与学校学生的关系在不断拉近,学生们愿意与我交谈也愿意与我探讨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而在这之中,我发现许多农村孩子早早就…
精准扶贫,聆听专家的种植技术
山东理工大学薪火创客实践团7月21日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金银花的种植技术和金银花的采摘机械化普及程度,7月21日上午九点,薪火创客调研团来到临沂市平邑县郑城镇人民政府,仔细聆听金银花种植专家为大家讲解…
三下乡进城
7月21日下乡第6天,早上,上完第一节我们进城小分队已经集合完毕,一共7人,开始从学校奔往10几公里外的县城进行我们的采购文艺晚会需要的材料和前往婚纱店拉赞助,希望能够让婚纱店老板们赞助我们两套主持人…
长沙学子赴宁乡五里开展三下乡活动
2019年7月21日早晨,宁乡市沙田乡五里村五里堆中学的学生们进入教室等待上课,“杏韵芳华”团队成员也各司其职开始展开工作。今天的主要工作为支教和义诊。支教组成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班,然后每个班由大家选…
默默付出,别具匠心——后勤组
在三下乡活动期间,不同的小组忙碌着不同的工作,各司其职。在夜深人静时备课的支教组,在清晨时排练的文艺组,还有在大部队后方默默奉献的后勤组。今天,在镜头聚焦在让所有成员每天都吃饱喝足的后勤组。跟…